腾退空间场地升级 变废为宝

  城市里的金角银边、街头公园、小区的健身花园,是市民日常锻炼最爱去的地方,除了距离近和便利外,这些场地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尽管面积不大,但是尽可能满足了市民的健身需求。小区周边有一个这样的健身场地让市民觉得很幸福。

  福建泉州的常泰街道尝试将闲置楼层改造为室内健身房,又将晒谷场变成篮球场,让爱运动的市民在家门口就有了方便的“健身房”。在仙塘社区,利用小区居民楼二楼的闲置场地改造为室内健身房。据了解,运动空间将配备一系列健身设备,多功能室用以开展舞蹈、瑜伽等培训。

  居民吴国章说:“这些年,居民的健身意识越来越强,社区面貌变化也很大,在运动场地和设施的升级方面十分明显,自己也是因此开始锻炼,打算一直坚持下去。平时可以到运动场锻炼,天气不好就到室内来,再也不会因为天气耽误锻炼了。”

  现在社区居民打篮球的篮球场之前是一片废弃的晒谷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面积近1000平方米,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被遗忘,甚至还成了小区卫生“死角”。随着社区全民健身氛围日渐浓厚,有居民提议将晒谷场改造为运动场,今年6月,由社区牵头进行改造,曾经的“死角”变成了现在的健身宝地。吴国章说:“之前社区也有篮球场,但是是水泥地面的,对脚踝关节的冲击较大,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如果运动时摔倒也更容易受伤。新的篮球场将水泥地板升级为塑胶地板,并且增设篮网和照明灯,我们运动起来也更加舒服、放心、安全,打球的时候也觉得更有氛围了。”(转自10月21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