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以足球为特色 坚持文化与特长并重 打造优势互补体教融合的足球教育模式

  傍晚的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以下简称“棠外”),在操场上可以看到很多身穿球衣肆意奔跑的足球少年,尽管天色已暗,但是球场的灯光依旧给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训练环境。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体卫艺处主任何北介绍,学校现有一块11人制标准足球场,一块9人制足球训练场和一块5人制足球场地。三块足球场都配备了专业的灯光照明设备,能充分满足夜间学生参加校园足球活动、训练和各类比赛的需要。
  在参加训练学生的中间,有一个个子高高的教练正在进行指导,他是吴攀,毕业于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的他现在是学校09年龄段足球班的助理教练。他说:“我是初一被成都市足协选拔到成都市精英梯队,后来到的棠外,从学校毕业后进入大学,一边上学一边在职业队踢球,最终因为个人原因选择了退役。很高兴的是,现在可以回到母校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足球工作。” 能够回到母校做足球教练,吴攀觉得是一种足球精神的传承。“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探索体教融合,这种模式下,学生都是在学校训练,上课时间和训练时间有明确划分,二者相互促进。”
  谈到现在学生与之前自己训练时有何不同,吴攀说:“他们现在训练的环境和学校的条件越来越好,但吃苦耐劳的精神确实需要加强。所以我平时对他们比较严厉,因为我自己就是从棠外体教融合这条路走出来的,希望能把我的经验告诉他们。”
  足球是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的体育特色之一,在学生的培养上坚持体教融合的培养模式,明确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要求学生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上深入开展特长训练。
  何北介绍,学校为适应不同年龄段、学段足球特长生的身心特征,创新实践了四种编班模式。小学阶段的足球特长生,采取分散到各个普通班级的模式;初中阶段采取单独编班的模式,选拔富有班级管理经验的专业教练和了解体育、热爱足球运动的文化课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高中阶段由于特长分流,对于特长水平较高又愿意走职业化球员之路的特长生,送往温江足球基地培养,其余特长生则留在棠外分散到各个班级就学,走文化加特长并行发展的道路,向高校输送高水平运动员。
  文化与特长并重是棠湖外国语学校的另一特色。何北说,尽管现在家长非常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但保证文化学习一定是前提和基础。小学和高中分流到其他班级的特长生,文化课程与其他学生完全同步,特长课利用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开展;初中阶段90%时间学习文化、10%时间培训特长;高中阶段在温江基地的特长生50%时间学习文化、50%时间培训特长,在学校的特长生90%的时间学习文化、10%的时间培训特长。
  从原来的文化课教师和教练各自为战,文化教育和课余训练缺乏协调合作,到现在的优势互补、体教融合的足球教育模式,棠湖外国语学校经过了十五年的探索实践,使学生的文化学习和特长训练得到了协调发展,培养出越来越多优秀的运动员。(转自11月3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