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盛会促发展走陕西看变化——绿水青山带笑颜

  芦苇迎风摇曳,清波随风荡漾。
  “以前是嫩嫩的、绿绿的,现在都变成了金黄色。”西安市阎良区千禧舞龙队的李建指着眼前的芦苇,脸上露出了笑容,“现在的石川河治理得非常漂亮,特别是夕阳西下的时候,可美了。”
  这是留在很多阎良人记忆里的一条河,作为一名西飞公司的“航二代”,曹颖从小就在石川河边长大。从人们记忆中的美好,再到后来的断流,几近干涸,石川河一度在很长时间里淡出了人们的记忆,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这些年经过治理,不仅河道变得宽阔了,景色越来越美了,健身休闲的功能也越来越丰富,河对岸那边也进行了退耕还林。”曹颖说,“这真是做到了将绿水青山还给人民,是西安办的一项特别好的惠民工程,我们阎良老百姓非常高兴,尤其是周末的时候,很多人到这里玩。”
  为了改善群众的健身环境,更好地解决“健身去哪儿”的问题,西安市体育局将阎良石川河全民健身示范区纳入了2017年西安市全民健身惠民工程。该工程在2017年10月25日全面建成,投入专项资金规划建设了集笼式球场、乒乓球区、儿童健身区、综合健身区、老年健身区于一体的多功能全民健身园区,该园区也是西安市全民健身惠民工程由主城区向郊区延伸、实践均衡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虽然阎良离主城区比较远,但明年全运会的时候我们阎良也会有比赛项目。”曹颖远眺着河边上正在建设的全运会极限运动场馆,脸上写满了自豪。
  “这里的环境非常好,骑车过来就20分钟。”今年54岁的曹颖是阎良老年体育协会花绳队的队员。“除了花绳,我们这个队伍也会做通络操,跳扇子舞,年龄最大的队员有70岁了。原来有很多姐姐关节不是很好,也有比较胖的,在加入我们的队伍之后,很多人不仅体型好了,肩周炎也好了。”
  64岁的王文英在上世纪70年代随父亲来到这里,现在是竹韵艺术团的成员,她说,“像我们经常运动的人,不论面貌是否年轻,心理肯定还是年轻的,每次走出来和大家在一起,心里就觉得特别美。”在王文英和队友们跳着筷子操的时候,67岁的徐福全在旁边提示着技术要领。作为我国的第一批社会体育指导员,徐福全的专业本来是游泳,而群众的健身需求却是五花八门,20多年走过来,徐福全已经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全能选手”。到处拜师学艺,自己潜心研究,徐福全说,要想服务好大众,就得成为一名复合型人才。
  “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你看环境也更好了,健身的需求也更高了。”徐福全说,“我给大家服务,这也给我自己带来了快乐,朋友更多了,心情更愉悦了,我就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我就到哪里。”(转自11月11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