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空”竞技 直播交流 健身气功线上+线下赛事迭代升级
在家中通过视频直播的形式,实时参与全国比赛,这样新颖的方式,不仅免去了参赛选手舟车劳顿的辛苦,而且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举办全国性全民健身赛事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实践。
日前,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大会举行。本次赛事共有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32支线上代表队,以及来自北京的24支线下代表队,分别参加了线上和线下比赛。
各参赛队伍中,不仅有高校和基层健身气功站点队伍参加,而且首次有外国友人参与到比赛中。选手年龄最大74岁,最小18岁,体现出健身气功·八段锦的老少皆宜。此外,活动期间还进行了健身气功·八段锦名师讲座,特邀北京体育大学教授杨柏龙精讲健身气功·八段锦功法的原理和动作要领。
相较以往,本次赛事虽然比赛项目为传统的健身气功·八段锦,但主办方秉承转变办赛模式的理念,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体育+互联网+居家”的办赛模式。
疫情防控期间,线上+线下赛事大为流行,为了进一步发挥赛事效能,更好地服务习练群众,总局气功中心针对不同的赛事类型、赛事模式推出了多种线上+线下赛事组织、举办形式,实现了比赛本身的“迭代升级”。
总局气功中心党委书记王玉龙介绍,早期气功中心也尝试过网络视频点赞和打分相结合的形式,这种形式尽管可以避免聚集,实现远程参赛,但队员们可以多次录制视频,无法真实反映运动员水平,也缺少比赛现场感。因此在后续比赛中,气功中心探索了视频实时上传的新模式,参赛运动员只有一次视频上传的机会,接近了真实竞赛的感觉。而本次第三届全国健身气功·八段锦交流比赛大会则采用了视频直播的形式,更加还原比赛现场感、真实感。
本次赛事的火爆程度如何?总局气功中心国内部主任王涛介绍说,32支现场代表队只用了半小时就已经报满,这在以往的健身气功全国赛事中是十分少见的。
据了解,赛事组织方向所有参赛队伍所在地都派出了直播团队,从实际效果看,确实做到了赛事开展顺畅、高效。获得本次比赛一等奖的山东省烟台市代表队队员、烟台市体育局局长郑俊杰表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赛事扩大了健身气功的普及范围,打破了时间、空间对赛事举办的限制,为基层开展相关赛事、活动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作为活动的“东道主”,北京市社体中心副主任孔宪菲介绍,健身气功·八段锦在北京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目前,北京全市共有683个健身气功站点,其中健身气功·八段锦普及率最高。近年来,北京积极举办健身气功比赛、培训,使健身气功项目逐步向基层纵深化发展,不仅健身气功习练人群逐步扩大,而且习练热潮日益高涨。本次比赛的举行,也进一步推进了健身气功在北京的推广,为建设“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贡献了力量。
本次赛事由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中国健身气功协会等主办,北京市社会体育管理中心、北京市房山区体育局、北京市健身气功协会等承办。(转自12月24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