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双轮驱动提升品牌价值

  近日,2020年“熊猫杯”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总决赛在广东中山棒球小镇精彩收官。北京红人队夺得总冠军。今年联赛在中国垒球协会的顶层设计下,以培育鼓励和规范提升作为双轮驱动,成功实现了安全办赛、规范办赛的目标,赛事规模进一步扩大、竞技水平快速提升、宣传力度继续增强,联赛品牌价值得到大幅提升。
防控疫情 统一规范 开放办赛

  在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下,中国垒球协会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科学有序恢复体育赛事和活动推动体育行业复工复产工作方案》,要求各承办单位要把疫情防控工作放在第一位,按照当地政府疫情防控部门的要求,严格做好防控工作,在确保人员健康的前提下,认真筹备、规范办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圆满实现了安全办赛的目标。

  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作为一项全国性全民健身赛事,旨在发展垒球运动、助力体育强国建设、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中国垒球协会高度重视并为这项赛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顶层设计:统一赛事形象标识,统一规范办赛,统一管理参赛队伍,统一提供比赛器材;并为赛事设计了分站赛、分区赛和总决赛三级体系。

  在赛事组织方面,各分站、球队和球员均需在“中国棒垒球”APP统一注册,组委会进行管理;并选派技术委员到比赛现场进行指导帮助;分区赛和总决赛,裁判员队伍全部由中国垒球协会统一遴选国际级和国家级优秀裁判全程负责,有效保障了裁判执法的高水平和赛事的公平公正。

  同时,中国垒球协会实施“开放办赛”理念,只要达到相应条件,无论是地方体育部门、地方协会、学校还是企业、俱乐部都可以申办赛事,激发了各方办赛热情。

培育鼓励 规范提升 提前级别

  2019年,初创的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成功举行,全国各地都对这一全民健身赛事有了认识,大大激发了地方办赛和群众参赛的积极性。为了进一步办好赛事,吸引更多的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支持,扩大赛事规模,提升赛事品质,中国垒球协会采取了“培育鼓励”和“规范提升”双轮驱动的策略。

  对于一些新的区域,或者有意愿、有条件但是经验不足、还存在一定困难的站次,中国垒球协会采取培育和鼓励的方式,对这些站次进行指导和帮助,甚至还专门设计了软芯球提供给参赛者、大大降低了参与门槛。这些有力的举措使得参与队伍迅速增加。对于一些已经具备良好基础的站次,则按照统一要求规范办赛、提升品质,为慢投垒球爱好者们搭建更好的交流参赛平台。

  在双轮驱动的策略下,2020年赛事克服了新冠 肺炎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取得了规模和品质的双提升,还被整体纳入到了由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办、中体产业总体运营的全国示范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全民健身 活力中国”系列赛事活动,赛事级别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规模扩大 水平提高 加强宣传

  在中国垒球协会的统一顶层设计和双轮驱动策略之下,2020年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取得圆满成功,赛事规模迅速扩大,竞技水平显著提升,赛事推广力度明显增强,品牌价值随之得到大幅提升,赛事整体发展势头迅猛。

  在赛事规模方面,2020年联赛的比赛站次、参赛队伍和场次全部实现逆势大幅增长:分站赛数量由去年的33站猛增至48站,加上4个分区赛和1站总决赛,总站次达到53站;分站赛参赛队伍达到359支,分区赛为54支,总决赛为15支,参赛队伍接近300支;比赛总场次更是达到869场,与去年相比增加了近100场。
联赛竞技水平在2020年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吸引众多高水平队伍和选手参赛,观赏性大幅增强。总决赛的名次赛更是场场硬仗、精彩纷呈,显示出今年联赛整体水平显著提升。

  赛事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众多中央媒体、主流媒体、网络媒体和新媒体都对赛事进行了大力度、多频次的报道。同时,赛事加强了视频直播,四大分区赛进行了多场次网络直播、总决赛进行了全程直播,分区赛和总决赛直播均配备了主持人和专业解说,从专业和普及两个维度最大程度地推广慢投垒球项目,总直播场次达到了44场,总观看人数累计超过了300万人次,大大提升了赛事影响力。
赛事价值提升 促进全民健身

  2020年的赛事得到广东熊猫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独家冠名赞助,同时获得了完美九人的器材赞助和中国平安的保险赞助。联赛的规模、水平和推广力度全面提升,赛事的整体影响力、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也获得了大幅提升。

  在中国垒球协会的顶层设计之下,2021年“熊猫杯”中国慢投垒球企业联赛将继续升级,以逐步完善的赛事体系为依托,为全国慢投垒球爱好者搭建一流的交流平台,打造兼具商业价值和社会影响力的全国性顶级赛事,进一步促进垒球项目全民健身事业的进步,全方位推广垒球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发展,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