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融合春风吹动校园体育百花齐放 重庆市九龙坡区首个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授牌

  近日,重庆市九龙坡区首个青少年篮球训练基地授牌仪式在九龙坡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这标志着重庆九龙坡区体教融合创建篮球传统特色示范学校正式开启。
  据了解,作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近年来,该校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突出“一校一品”打造篮球特色项目,立足于教会、勤练和常赛,普及与提升相结合,引入区篮球协会专业教练,通过专项体育课、校级联赛、校队组建及学生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测评等多项举措,让每一名学生掌握篮球基本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实现体教融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初心。
  去年9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深化体育和教育的融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
  而这样的体教融合,在九龙坡区已早有尝试。杨石路小学校、育才中学的国际象棋,西彭镇第一小学校、华福小学的跳绳,玉清寺小学、谢家湾小学的校园足球……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特色发展格局。
  从2015年开始,杨石路小学校与麒麟国际象棋学校合作,引进专业力量将国际象棋纳入校本课程,一、二年级每周都会有一堂国象课。进入三年级后,则可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是否加入国象社团,进行深入的技巧训练。
  杨石路小学校的国象课程普及,只是九龙坡区国际象棋体教融合的一个缩影。目前,从幼儿园到高中,国际象棋已经在九龙坡区30多所学校推广,每学期参加的学生达到5000余人次,全区国际象棋人口达到20多万人。
  谢家湾小学通过因材施教,不断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其中既包含篮球、足球等竞技类项目,又有抖空竹、踩高跷等传统体育项目,还有自编操、创意体育游戏等创新类体育项目。同时,学校还把校园体育课自主选择权更多地交给学生,每个学期伊始,每个班级在统一意见后,可以选择一个项目作为体育课程开展活动,每位学生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
  虽然时至寒冬,但学校每天进行的跳绳活动,却让西彭镇第一小学校的操场上变得十分火热。作为该校的体育特色项目,从1999年引入跳绳运动以来,跳绳运动在该校从普及跳绳运动、创编跳绳教材,到组建校级、班级跳绳队、创新跳绳花式,实现了民间跳绳和竞技跳绳的完美结合。孩子们组建的跳绳队“跳”出了一次又一次的精彩,不但多次获得全国跳绳比赛的奖牌,还在亚洲跳绳锦标赛和世界跳绳锦标赛上屡获殊荣。
  随着体教融合的不断推进,现在九龙坡区有60%的中小学,已经成为体教融合后备人才基地,依托社会机构的专业力量和学校学生结合,让孩子们爱上体育运动的同时,为推动和发展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转自1月14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