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智慧健身 健康引领生活

  在上海徐汇区康健街道,市民惊喜地发现,社区体育公园又“上新”了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居民只要到智慧健身步道的摄像头前扫一扫,就能完成人脸识别,并注册个人账号。接着到外圈的三条步道上运动,就能被摄像头捕捉到身影,经过人工智能分析后就能得到运动时长、速度、消耗热量等信息,甚至还有社区排名和健身建议。

  新的智慧健身器材区同样受欢迎,所有器材都可以通过手机蓝牙对接系统,获得使用教学视频,还能自行选择运动强度,将运动数据上传到手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同样可以使用。器械上配备了强度按钮,按下“+”“-”按钮就能调节运动强度,还能根据运动状态给出相适应的运动处方。

  智慧健身步道上,二代智能室外健身器材通过科学的功能配置、智能化的健身体验,不仅解决了群众“去哪儿健身”的难题,更实现了“健康引领生活”的目的。

  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的辅助下,二代智能健身路径以更加完善的功能逐渐取代传统室外健身器材,各大健身器材厂商近几年也在智能健身产品研发方面不断加码,室外多功能健身房、景观健身凉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等不断在全国各地落户。

  市场端需求火爆,生产端也在不断升级。健身器材的智慧化发展让健身器材制造业的服务链条不断延伸。智能化是近5年全民健身器材发展的重要趋势,尤其是在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牵头制定《二代室外健身器材通用要求》之后,这项团体标准成为政府部门采购健身器材的重要依据,让行业的技术比拼进入新的阶段。正如健身器材制造商、澳瑞特体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郝虎山所说,过去,把产品卖给客户代表着一个合作的顺利完结,而智慧化赋能行业之后,产品的出售意味着与客户的交往才开始。5G赋能后的智慧化健身器材不只要为大众解决“去哪儿健身”的问题,同时肩负着健身大数据采集、分析、管理的功能,健身器材行业的服务链条在不断延伸。

  无论是国家出台的重磅政策引导还是居家健身消费的突然增长,都代表着健身的内需消费市场正在快速释放,广阔的市场空间足够我们去挖掘、去填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 发展群众体育的意见》的发布剖析了全民健身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也指明了未来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方向。作为全民健身产品的供应商,应当意识到当前大众健身的市场需求不只是“去哪儿练”,还有“练什么”“怎样练”“跟谁练”等一系列亟须破解的难题。

  具有信息化服务、具有公益性质的新一代智慧健身设施定位于民生领域和全民健康,是改善老百姓生活状态的身边工程,后疫情时代,大众健康意识提升,给健身器材制造业提供更多机遇,其中智慧化升级步伐越走越快是最明显的趋势。2020年体博会上,许多健身品牌推出了智慧健身一体化解决方案,这或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全民健身产品供给的主要方向。(转自1月18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