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器材遍及所有区县 山东东营建成四级健身设施网络
“本次运动时间20分钟,共运动30组,消耗200卡路里。”去年,新款二代健身器材陆续亮相山东省东营市,除附加雨棚和基本的健身功能外,这些健身器材还附带健身数据显示屏,可以显示运动时间、消耗热量以及动作频率和次数,还可以微信扫码连接记录运动数据。据介绍,截至去年底,东营市已安装二代健身器材51处,遍及全市所有区县。
二代健身器材集趣味化和智能化为一体,旨在在“动起来”的基础上聚焦“科学健身”,可以更好地进行科学健身管理。市民用手机扫码后,一旦开始运动,就能启动智能系统,即语音播放动作要领和运动指标,同时屏幕上可以观看运动时间、卡路里消耗、心跳频率等数据。此外,该器材还能自动统计本次运动数据并上传云平台,方便运动者随时查询器材使用频次和运动数据,健身运动不再枯燥乏味。“安装的二代健身器材包括自重式力量型锻炼器材、有氧锻炼器材、拉伸锻炼器材、保持和改善关节活动能力的器材等。其中,健身器材上的智能健身器材顶棚既可以遮阳挡雨还可以收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智能系统通过器械中的传感设备,可以采集健身者的运动数据,用户扫描健身器上的二维码下载APP,就可以看到自己的运动次数、运动时间、消耗热量,更加科学地健身。在健身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对自己的健康进行深度了解,更有利于提升健身的品质。”经常健身的市民刘先生俨然是个“行家”,他深有感触地说,二代健身器材让市民实实在在感受到了科技健身带来的乐趣。
近年来,山东省东营市投入近3亿元,形成了覆盖市、县、乡、村四级的健身设施网络。城市社区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建成了“10分钟健身圈”,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位居全省前列,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示范工程80余处。目前,该市拥有各类体育场地789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05平方米,居全省前列。同时,东营市还大力实施街头游园+体育工程,建设具有体育功能的街头游园200多处,为居民提供日常游憩、休闲、运动场所,出门500米进园休闲健身已成为市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骑行步道贯穿其中,骑行不到1公里就到户外公园运动广场,小区+游园+专项运动中心贯穿相通,通过构建微循环系统,既加强小区联系,也缝合因主次干路划分带来的健身路径隔离和断裂。(转自1月27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