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学道”又上“雪道” 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的寒假第一天
“终于可以滑雪咯!”伴随着欢呼,小队员们搓了搓脚下的雪板,从雪道上一跃而下。1月23日是北京市中小学寒假第一天,由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办的“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训练营”正式开营,经过层层选拔的队员背上雪具包来到八达岭滑雪场,开启为期17天的封闭训练。
“由于疫情原因,近期没有比赛任务,这次训练营主要是日常训练。孩子们很久没上雪了,都很激动,还有刚考完试赶过来的。”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露出欣慰的笑容。疫情之下,这样的训练营来之不易。“协会对于防疫也非常重视,运动员报到时需持3天内有效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出示14天行程码。八达岭滑雪场为滑雪队的孩子们辟出了专门放置雪板的房间,餐厅也是单独的。”李晓鸣说,就连训练时队员们都是集体活动,最大程度上避免与雪友发生接触。
即将高一的薛济舟是队伍里的“老熟人”,“澳大利亚现在没有雪,只能做一些体能训练。”留学澳大利亚的她利用假期回国参加训练。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成立于2017年,队员均由中小学在校学生组成,这也决定了滑雪队只能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进行训练。尽管只是业余滑雪队,但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一直秉承专业的训练态度,在2019年进行的二青会高山滑雪比赛中,除年龄未达标不能参赛的甲组外,包揽了女子乙组前三名和男子乙组冠亚军。
这次训练营共有23名队员参加,其中单板12人、自由式11人,配备了1名教学总监、2名双板教练、2名单板教练、1名体能教练,共计6人的教练组,此外还有3名生活老师。无论是队员实力还是教练配置,处处彰显专业。其中单板教练肖雨彤曾是中国国家队单板项目国家一级运动员,担任2022年北京冬奥会技术官员。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的集训,教练们教学非常专业,也很有耐心,感觉今天一天的进步比我之前自己随意地滑好几个月都大。”队员梁梓筠说。“这些队员虽然因为在学校上课的原因,训练的系统性不如专业队,但也正因为他们平时学习而且成绩不错,所以理解力非常好,而且遵守训练秩序,训练的积极性非常高。”双板主带教练对小队员们印象深刻。
尽管没有比赛作为集训目标,但是由于集训营时间有限,因此无论是教练还是队员都竭力利用好每一天、每一个出发。“我们要求小运动员们首先尽量适应自己的雪板,其次是改正动作,争取这个雪季有比较大的进步,为下一阶段打好基础。我觉得北京市青少年滑雪队这种模式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快。可能他们以后不会成为专业运动员,可能只是把滑雪当成爱好,但是他们能为爱好全力以赴,在滑雪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谁能说这不是青少年滑雪的意义之一呢?”在与许多家长和队员交流后,肖雨彤感叹道。(转自1月27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