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筹办中辛勤耕耘的人——刘尧:为观众筑牢“防护伞

  北京冬奥会赛时,赛场内有专业的医疗团队为运动员保驾护航;在赛场外同样有一群白衣天使,为游客、观众、参赛随从人员等提供医疗救治和紧急处理。他们就是冬奥外围医疗保障人员,来自北京延庆医院的外科医生刘尧就是其中一员。

  自小生活在辽宁抚顺的刘尧对冰雪运动有着“地域基因”,上初中时开始滑冰,2009年他来到北京延庆医院工作,经常会去周边的石京龙、八达岭滑雪场滑雪。擅长冰雪运动,又工作生活在冬奥会的举办地延庆,刘尧特别想为家门口的冬奥会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于是他加入了延庆赛区国家队训练医疗保障团队,也进入了延庆区滑雪战队,冬奥会上他将作为外围医疗保障人员参与到冬奥工作中。

  很多人会觉得外围医疗保障与赛场内的医疗救护相比,并不是一个重要的岗位,其实它离我们更近,更像是冬奥会群众的“雨衣”,让我们能更安心地观赛。小到像崴脚、摔倒磕碰、拉肚子肠炎,大到危及生命的突发心肌梗死,这些都是游客和观众可能在现场遇到的突发状况。刘尧和同事们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专业医疗知识以及多年来的从医经验,及时为群众在冬奥外围区域遇到的突发身体状况进行医疗处置。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对可能出现的传染病进行处理和预防,并且加强防疫工作。

  目前多支国家队正在延庆赛区冬奥场地进行训练,延庆区派出了18组人员轮流到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和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进行医疗保障工作,刘尧也在这18组人员之中。在轮值的时候,如果遇到国家队人员在训练中受伤的情况,他们会协助队医在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简单的治疗,当遇到伤情比较严重时,他们会派120转运车把伤者运送到医院进一步治疗。

  刘尧平日在医院的工作很繁忙,出门诊、做手术、查房会诊等,现在刘尧还有了冬奥保障的工作,让他的生活更充实了。刘尧说:“尽量抽时间或占用个人休息时间进行冬奥培训和相关工作,如果实在遇到时间冲突的情况,只能和同事换班,尽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参与到冬奥相关的工作中。”

  刘尧在严寒中坚守,为冬奥的医疗保障工作添砖加瓦。“寒冷的气候与我们参与冬奥、服务冬奥的热情相比,都不算什么。”刘尧说道。(转自2月5日《中国体育报》08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