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滨州巾帼争做体育筑梦人

  在山东滨州体育圈,有这样一个群体,场下是“女神”,上场变“战神”,训练一线运筹帷幄有“她”,文化课堂上孜孜不倦有“她”,管理岗位上默默奉献有“她”,她们是平凡岗位上的美丽身影,她们践行“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为滨州体育事业发展贡献着不可替代的力量,展现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靓丽风采。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我们通过五位典型代表来认识这个群体,读她们的故事,感受她们的温度,认识这些可爱的人……

  说话语速很快,做事风风火火。“说到宋队长,咱这几个村没有不竖大拇指的,她给大伙办了很多好事。”滨城区沙河街道办事处于新村村支书于建华如此评价宋淑萍。

  2019年7月,滨州市体育局副局长任上的宋淑萍来到沙河街道,成为市派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用一年半的时间跑项目落地、找资金修路、搞土地流转、修健身广场……在她的带领下,于新、齐耿、码头、小安定、打渔张五个村村容村貌的“面子”越来越靓丽,村民钱包的“里子”越来越紧实。

  在此之前,宋淑萍是滨州市体校的一线教师,亲身经历和参与了滨州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30年,在体育的范畴内,她是行家里手,但要走到乡间地头,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搞乡村振兴,对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在竞技场摸爬滚打多年,她凭借一颗真心、一腔热血和不服输的体育底色,让服务的五个村实现了改头换面。服务队的年轻队员沙小船说:“宋队长是全市18支乡村振兴服务队唯一的女队长,自从扛下乡村振兴这面大旗,带着我们盯在一线做工作,经常见她一头汗一脚泥,只要能给村民办了事,她什么苦都不怕。”

  乡村振兴女队长是宋淑萍的标签,“老体育人”的角色也在宋淑萍身上熠熠生辉。多年来,滨州体校走出了多位冠军运动员,这与坚守在学校默默奉献的“老体育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吴妈妈”就是其中一位。

  “我的梦想就是所培养的运动员能够参加奥运会,站上最高领奖台,升起国旗,奏响国歌,为国争光……”近50岁的吴波,执教田径项目已有30个年头。30年间,在风吹日晒的田径场,不分节假日集训,是她工作的常态。

  在田径项目的教学中,吴波善于分析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帮助学生增加训练动力。练体育的孩子不容易,碰上集训或备战比赛的特殊时期,过年过节都不能回家,所以每逢节日,吴波便将学生凑在一起,陪他们一起过节。她常常将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教练员是裁缝,慢慢剪裁才能把运动员变成‘好衣服’,同时教练员也是孩子们的‘临时父母’。”

  一枚枚金牌,一次次突破,倾注了吴波大量的心血,而数个冉冉升起的体育新星,是对吴波三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的最好回报。“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这句话是对吴波最好的注解。

  从田径场到手球场,我们认识了滨州手球小将领路人刘娜。2011年,刘娜还是山东省队和国家队的手球运动员,滨州市体校就“相中”了她,希望她加盟作为教练员培养后备人才。此前,滨州市体校从未开展过手球项目,刘娜成了一名“拓荒人”。刘娜回忆说,那时大家不熟悉手球项目,只当它是用手“踢”的足球,射门的篮球。为了选好苗子,只能厚着脸皮,一次次吃闭门羹。

  半年的时间,手球队正式组建成功。在财力、物力、人力均不足的艰难情况下,这支手球队破茧而出,在第23届和24届省运会上,刘娜的队员们拼进全省前六强,为滨州代表团获得6枚金牌。在队员们眼里,刘娜场上是严肃的“刘导”,场外是可爱的“娜姐”,在这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少年手球运动员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一场训练下来,汗能顺着衣服滴下来,走过去一路都是水印子……”看着学生们挥汗如雨地训练,刘娜在一旁既心疼又骄傲,“当年,我能在手球项目一片空白的情况下坚持下来,现在,我也将尽全力帮助孩子们提高水平,让球队多出好苗子,多拿金牌。”

  体育圈或许从来不缺具有拓荒精神的人,2008年,东北姑娘李霞随丈夫李涛来到滨州市体校,两人开始了滨州皮划艇运动的“创业时代”,十多年来夫妻俩共同开创了滨州皮划艇运动新的辉煌。

  皮划艇牵红线,李霞和李涛之间既有爱情,又有战友情。设备的落后和训练场地的限制经常让工作困难重重,两人常年带队在滨城区三河湖的训练基地驻训,一年内大部分时间都是吃住在队里。2011年,为了不耽误训练,李霞在孩子出生不到半年的时间就断了奶,用李霞的话说,她照顾了别人的孩子却亏欠了自己的孩子。

  2019年鲁诗雨获得东京奥运会参赛资格,经她照顾和培养的学生没有让李霞失望。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和使命感,让她付出得无怨无悔,李霞也先后获得滨州市优秀教练员等荣誉,入选“感动滨州年度人物”。2011年滨州市组建赛艇队,她被任命为主教练。十几年的耕耘,李霞为滨州培养输送了多名优秀运动员,他们也源源不断地在国际、国内大赛上以优异成绩诉说着对教练的感谢之情。

  滨州体育事业蒸蒸日上,离不开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的教练员,同样也离不开在文化课一线默默坚守的教师。滨州市体校教务科长高立慧爱徒如子,创造了体育生高考录取率超过80%的奇迹。她常说,并不是所有的体校学生都能成为高水平运动员被输送到高一级运动队,她要做的就是为大部分孩子找出路,把他们送进大学校门。

  精心培育教师团队,规范体育教学,创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在学校,高立慧一手抓授课,一手抓管理,取得了累累硕果。默默耕耘36载,她多次荣获“滨州市优秀教师”“双十佳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但她说,滨州市体校的文化课教师岗位90%是女教师,她只是这个群体的代表,在这个岗位上,每一个人都倾情奉献,大家都是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每一个学生,这才有了滨州市体校教学工作的辉煌成绩。

  从乡村到城市,从陆上到水上,从课堂到生活,滨州体育的“她”无处不在。她们是平凡生活的丽人,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实践中描绘美好人生,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奋斗出彩,争做体育筑梦人,在时代征程中书写灿烂篇章。(转自3月10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