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陈静:推动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

  今年两会,有关青少年健身、健康的话题受到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广泛关注,“体教融合”也被认为是有效提升青少年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径。作为基层体育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和记者分享了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的实践和思考。

  陈静表示,近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引人关注,不同程度存在营养不均衡、体育活动不足、超重肥胖、“小眼镜”“小胖墩”“小豆芽”、近视等等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通过具有鲜明中华文化特色、突出健身功能的五禽戏功法进校园,是破解这些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据悉,五禽戏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的阴阳、脏像、经络、气血运行理论,结合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不同习性和特征创编的,虎、鹿、熊、猿、鸟对应人体的心、肝、脾、肺、肾,是一套外练肢体、内调脏腑、防病祛病的导引养生功法。近年来,五禽戏在国内广为流行,甚至远播到众多的国家和地区,为造福人类身心健康和提升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更好地服务儿童青少年群体,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结合儿童青少年的特点、喜好,编创了“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校园五禽戏,并选取试点学校展开了科学测试,结果表明,长期练习校园五禽戏可提高人体机能,促进骨密度增加,改善心肺功能,增强人体平衡能力,促进神经发育和左右大脑平衡功能。同时有改善肥胖、驼背、近视、注意力不集中、骨骼发育不良等功效。

  陈静建议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校园五禽戏全国推广具体实施方案,确保校园五禽戏推广普及落到实处,真正把“体教融合”作为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要合理制定推广校园五禽戏具体实施方案,把校园五禽戏纳入体育课或课间操,分批次、分地域、选试点进行推广,组织学校的体育教师参加校园五禽戏培训,系统地开展校园五禽戏推广普及。并将校园五禽戏纳入校运动会集体项目。另外还要加大校园五禽戏教师骨干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作用,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五禽戏交流展示和比赛活动,并利用冬夏令营活动,让青少年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掌握健身知识。此外,要把体育课成绩与其他学科的成绩同等列入教学考核。要把体育测试纳入期中和期末考试内容,促进学校对体育课程的重视,同时,提升学生上体育课的自觉性和动力。(转自3月12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