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中考“指挥棒” 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

  近日,《深圳市2021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印发,与往年相比,2021年深圳市中考体育成绩的权重首次从0.3(30分)增加至0.5(50分)。去年,云南省也发布了新的中考改革政策,将体育与语文、数学、英语并列为100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学生体质监测合格占60分,体能与技能测试占40分。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多位代表和委员也提议要加大体育成绩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将体育科目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纳入中考计分科目,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启动体育素养在高校招生中的使用研究。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提出初中和高中的学业水平考试都把体育学科纳入其中。全国各地都已经普遍推进了体育中考,尽管中考体育的分值差别较大,但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体育的分值从30分到100分不等。

  对于全国各地密集出台的体育中考政策,武汉体育学院教授柳鸣毅说,各地体育中考政策的调整,进一步说明社会各界关注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一种是希望通过体育课外锻炼和体育活动这种比较柔性的方式来实现,另一种是希望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提高孩子和整个社会对体育的重视。

  柳鸣毅认为,增加体育在升学考试中的比重,会改变学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体育的看法。他说:“考试是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力之一,同时也要意识到体育在未来的中考、高考甚至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重要性会增加。需要学生从小开始树立目标,加强自己体育知识的理解、体育技能发展的能力等综合素养,避免考前‘临阵磨枪’,考后直接‘放下’,如此突击可能效果并不好。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加强对体育的了解和认识,改变育儿观,因为对于孩子而言未来不是只有培养孩子读书一个方向,从小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动商等融入社会的能力也非常重要。对于教育工作者,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融入教学大纲中,让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北京六十六中是一所乒乓球项目传统校,去年代表中国中学生体协参加了2020全国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并获得了男子团体冠军。这所学校的特色不仅是拥有一支实力超群的乒乓球队,而且学校每一位学生都会打乒乓球。体育老师丁倩说,学生进校从初一开始每年都会接触各类体育项目,乒乓球、足球、羽毛球、单双杠等,掌握不同的体育技能,会将篮球、田径等穿插到日常体育课程中,但绝不局限于中考的内容,“之所以考试,不仅是为了让大家更重视体育,更多的是希望孩子通过体育来强身健体,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未来体育中考将不是‘一锤子买卖’,只看一次考试的成绩,会是‘四轮驱动’。”柳鸣毅说,除了最后一次体育中考的成绩外,可能初中三年每年都有体育考试,学生参加的体质健康测试也将在体育中考分数中呈现,如果学生有专项体育技能并在认可的体育竞赛中取得成绩,可以列入中考加分,“体育中考已成为常态化,希望通过体育考试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常态化。”(转自3月30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