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打造新时代体教融合的“绍兴模式”

  绍兴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体教融合理念的践行者。永不放弃、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与绍兴的地域文化卧薪尝胆、奋发图强的“胆剑精神”可谓一脉相承。体育也一直伴随着绍兴的发展,早在1898年,蔡元培在家乡绍兴担任中西学堂总理期间,便开设了体操课。1905年,辛亥革命志士徐锡麟在家乡创办了近代中国最早的体育社团——绍兴体育学会,随后又创办了大通师范学堂,该学堂只开设了体操专修科一门学科,当时是为培养革命军事人才,可以说是中国近代最早的体育专业学校。后来,大通师范学堂由秋瑾主持,在此期间,还促进了女子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
  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深化体教融合,强化系统集成,努力办好面向人人的体育教育,涌现了奥运冠军孟关良,世界冠军徐东香、范雪飞、潘旦旦,田径名将谢震业、陆敏佳等一大批优秀体育人才。
  历经多年的实践与思考,绍兴体教融合工作不是体教资源的简单相加,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推动体育和教育在价值、功能和目的上的充分融合,共同作用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从而产生“1+1>2”的融合效果。在实践中,率先在破除体制机制壁垒上下功夫,通过机构改革,市级层面保留市体育局,并将原直属机构改为政府组成部门,进一步提高体育部门的地位;各区、县(市)均成立教育体育局,绍兴成为浙江省唯一的县级体育与教育部门全部合并的地市。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和“一体化设计、一体化推进”的要求,于2019年1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青少年体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绍政发〔2019〕7号),围绕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三个方面,提出发展青少年体育的目标、要求和路径。
  深化体校改革,创新共建模式,构建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良好格局。绍兴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方积极性,吸引各类资源,在合作办学办训方面大胆探索、积极创新。近年来,全市共有10个运动项目实行“市队校办”,近40所学校承担市级竞技项目训练点任务;共有58所学校被市体育局、教育局联合命名为体育传统项目学校,21所学校和单位被命名为竞技体育业余训练点,多形式、全市域、网格化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格局正在加快构建完善,并初步形成了三类模式。一是“名校+高水平运动队”模式。依托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开展“市队校办”,贯通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升学通道,破解运动员“出路”问题。如绍兴市排球队队员可在鲁迅小学、第一初级中学、绍兴一中等名校就读,队员在参加省青少年比赛时,赛前文化测试平均分超过90分,在2020年浙江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丙组比赛中,全部以2比0胜省内强队,男女队双双荣获冠军。同时,借举办杭州亚运会棒垒球比赛的东风,正在谋划依托名校资源新建一所初高中六年一贯制学校,用来打造棒垒球运动特色示范学校。二是实行“两校”合一模式。将学校与体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如绍兴市柯桥区将新型体校建在浙江省首批现代化学校华舍中学,该校射击步枪队不但向省队和国家队输送了数十名队员,还有多名同学被清华大学录取。三是“社会力量+学校训练”模式。如绍兴市体育局、诸暨市教体局与绍兴市最大的民办教育企业、中国最大的K12民办教育集团之一海亮教育集团合作建设田径、游泳等项目的训练基地,构建省、市项目校办新格局。在提升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也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了有益补充。
  在具体实践中,绍兴将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坚持以赛事为引领,撬动青少年体育普及的杠杆,通过推进赛制改革创新,科学设置竞赛项目、年龄组别和奖励办法,努力让每一个青少年都能够参与赛事、体验赛事,进一步激活青少年体育市场,提升青少年训练竞赛水平。同时,注重引育并举,实现互通互用,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强化保障经费投入、升级硬件设施、完善招生政策等要素支持,加强政策保障,确保体教融合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转4月27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