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季大幕落下 滑雪场经营亮点频现——超长雪季 滑雪人次回暖

  与草草结束的2019-2020雪季不同,2020-2021雪季的持续时间近7个月。这要归功于“超长待机”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场,2020年10月1日率先开板,提前拉开了新疆阿勒泰地区冬季旅游的大幕,打破了2019年东北漠河创下的国内首滑时间纪录。5月5日封板,是国内最后结束营业的雪场,共营业207天。万龙滑雪场在本雪季的营业时间也长达189天,这一方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4月30日崇礼还下了一场大雪;另一方面,万龙的雪炮日夜轰鸣,一台造雪机能覆盖3000至5000平方米场地。据统计,在万龙总长46公里的雪道上共架设超过400台造雪机,是全世界造雪机数量最多和架设最密集的滑雪场,平均50多米就有一台。

  走过疫情阴霾,更多人走进了滑雪场。“这个雪季滑雪人次与上雪季11月同比上涨17%,12月下旬受疫情影响同比持平。”万龙滑雪场董事长罗力介绍说。位于吉林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仅2020年12月整体客流量较往年同期增长50%以上。亚布力阳光度假村总经理薛东阳介绍,亚布力单日游客量最高峰时能有近万人。2020-2021雪季松花湖度假区所属的万科冰雪事业部旗下雪场接待滑雪度假游客72万人次,而在2019-2020雪季这个数字只有47.5万人次。

  相较于受疫情影响的上个雪季,本雪季北京周边滑雪场恢复情况较好,大部分滑雪场客流量有大幅回升。在北京市滑雪协会主席李晓鸣看来,2020-2021雪季京郊滑雪场的恢复情况与预期相符,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加上即将到来的北京冬奥会,预计下一个雪季客流量还会有所提升。

  复苏的动力一方面源于国际疫情形势严峻,不少过去选择出境滑雪和度假的人群这个雪季留在国内。密苑云顶营销中心副总经理赵琼说:“以前的客人主要是京津冀地区,今年多了许多南方客人,由于疫情原因他们无法出国旅游及滑雪,于是转向了国内,云顶往年南方客人占比在8%及以下,今年达到20%。”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滑雪人口在不断上升,据《2019年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统计,2019年滑雪者在国内滑雪场的人均滑雪次数由2018年的1.49次上升为1.6次。“滑雪爱好者水平提升显著,中小滑雪场的雪道已经满足不了雪友的要求,季卡的滑行使用次数增加。”罗力说。(转自5月14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