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全运燃动大湾区 同心同行共筑强国梦
鼓点铿锵,龙腾狮舞尽显岭南特色;三人篮球场上快节奏急停跳投,场下座无虚席欢呼连连;网球比赛现场业余选手毫不逊色,精准直击底线……舞龙舞狮、三人篮球和网球三项群众赛事活动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后举办,为持续了近一年时间的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圆满收尾。“能与来自天南地北的球友们切磋技艺、分享对网球的热爱,这份经历本身已是无价之宝。”63岁的贾巍第二次站上全运会群众比赛赛场感叹道。
这些平凡人的不凡梦想,正是“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的生动诠释。十五运会在这一场场真正让百姓站上“C位”的比赛中,阐释了“全民全运”的内涵。群众赛事持续点燃激情,“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的口号,更是推动全民健身热潮涌动。体育发展的成果由全民共享,正是“全民全运”最动人的一笔。
群众逐梦赛场 全运惠民暖心
当19岁的年轻新秀与70岁的资深老将在门球赛场上同场挥杆,十五运会群众赛事鲜活呈现出“全龄友好、全民参与”理念。“门球是连接不同年龄、不同地域爱好者的桥梁,在这里,我们收获了友谊和快乐。”北京队的门球爱好者郭淑华说。
排球老将组中,沈静思、卞雨倩、张娴等名将重现赛场,唤起无数人的体育情怀与时代记忆。国际象棋公开组群星云集,与丁立人等顶尖棋手对弈成为业余选手学习的宝贵机会,海南队业余棋手秦睿说:“高手们的每一步棋都给我们带来新思路。”
群众网球比赛新增了混合团体项目,赛制的巧思让各地组队既要有年轻队员,也要配有40、50多岁的队员,让“全龄”爱好者都有站上全运会的均等机会。
赛场上有很多温暖瞬间。81岁的香港乒乓球老将张耀钊专程来广州参赛,“国家重视全民健身,像我这么大年纪都给一个参赛席位,这是非常大的鼓励。”66岁才学习乒乓球的他,在耄耋之年闪耀十五运会赛场。三人篮球四川女队在两名球员因伤无法比赛的情况下,剩下的两名球员仍然坚持打完整场比赛,姑娘们说,全运之旅收获了比胜利更珍贵的友谊与共同拼搏的温暖回忆。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让“全民全运、全运惠民”不再只是口号,而是成为每一位参与者可感可及的温暖现实,成为属于每个人的体育舞台。
创新连心聚气 赛事升腾温度
定向越野选手穿行于连绵的荔枝林与滨海湿地之间,一边挥汗竞技,一边领略南国乡村风情;轮滑预赛“刷”进了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在霓虹闪烁中上演了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街头秀;足球预赛利用北京冬奥会遗产,在张家口冬奥村场馆举行,让参赛者体验冬奥氛围。十五运会群众比赛离老百姓更近了,全民参与的味儿更浓了,体育赛事的活力也带旺了当地的旅游和消费,让全民健身的热闹转化成带动城市发展的热度。
一座粤港澳“连心桥”在群众赛场搭起,大家通过体育相聚,实实在在地拉近了港澳与内地群众的距离。“第一次来到广州,这里的篮球氛围和场地设施太棒了。”代表香港队参加群众比赛三人篮球项目的苏嘉铭表示。十五运会香港首次实现群众赛事活动全项目参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澳门也派出代表队参加了14个群众项目比赛,粤港澳组成联队参加龙舟和舞龙舞狮项目比赛。“通过联合组队,亲身感受了广东队员的训练模式,我将把这些经验带回澳门教给喜欢舞龙舞狮的小朋友。”粤港澳联队澳门队员李紫嫣说。
十五运会共设有群众赛事活动23个大项、166个小项,约有1.1万名运动员在十五运会决赛阶段登场。从年初的预赛开始,一场场群众赛事在全国各地激起全民健身的热浪,很多人因此拥有了通往全运舞台的机会。“没想到社区比赛的冠军也有机会登上全国比赛的舞台。”这是很多体育爱好者发自心底的感慨。据统计,全国各地共举办“我要上全运”赛事活动7.1万场,直接报名参赛人数约110万。
全运燃动热潮 体育风拂万家
清晨7点,广州珠江北岸的滨江步道上已是热闹非凡,健身爱好者们三五成群,年过花甲的陈伯康边做着伸展运动边笑着说:“全运会不只是运动员的盛会,我们老年人把身体练好了,展现广州人的精气神,也是在为全运添彩。”在十五运会赛场外,一股全民健身的热潮正在大湾区乃至大江南北蓬勃涌动。
改造后的广州天河体育中心变身无界体育公园,举办十五运会开幕式的广东奥体中心打造开放式全民健身活动空间,以“全运惠民工程”为抓手,广州推动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市新增、改造社区体育公园100余个,铺设健身路径近300条。深圳借筹备十五运会的东风,将南山区旧厂房改造为包含攀岩墙、滑板场的“运动公社”,龙岗区在社区公园嵌入智能健身房,连城中村的屋顶都被改造成迷你足球场,一批体育场馆完成华丽转身。粤港澳三地借十五运会之势不断完善运动健身休闲网络,体育公园、健身广场、健身步道等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随处可见,运动设施升级,也让人们的幸福感升级。
“全民全运”的活力同样体现在带动“人人动起来”的点滴之中。在广州举行的全运冠军公园活动将中华体育文化展和全民健身相结合,为群众提供体育的全新“打开方式”。横琴国际网球中心等场馆在十五运会赛后将以“免费+低收费”模式向市民开放,让专业场馆成为大众健身的日常空间。在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附近的公众沙滩排球体验区,人们光脚踩在“全运会同款”沙滩上,感受沙排运动的乐趣。在澳门松山市政公园的山间步行道上,每天都有居民和游客运动健身,大幅的十五运会宣传海报前,常有健身者拍照留念。
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全民健身热潮已延伸至各地城市脉络与百姓日常。青岛奥帆中心公益跑、社区“全运同款”挑战赛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运动魅力;天津在十五运会期间组织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推动健身操舞标准化普及;浙江省推出11月全省赛事日历,各地市打造骑行、羽毛球、铁人三项等特色活动,形成“一市一品、全域出彩”的全民健身活力图景。“全民全运”让体育深度融入百姓生活,持续释放健康与活力,为体育强国和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转自11月20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