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正能量激荡时代新风——从十五运会看“十四五”时期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激战正酣,在开幕式上的一幕深深印刻在许多观众心中——庄严的迎会旗环节,表演者深情铿锵朗诵的《中华体育精神颂》不仅在现场引发强烈共鸣,更通过媒体传播触动万千人心。这个节目正是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精心培育的“中华体育精神颂”体育文化品牌的一次精彩亮相,也是展示“十四五”时期体育文化建设成果的一扇窗口。“培育中华体育文化,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是体育战线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是体育战线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十五运会期间,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相关负责人11月16日在广州接受采访时表示,回顾“十四五”时期的体育文化工作,体育的文化属性更加鲜明、文化功能更加丰富、文化价值更加彰显,中华体育精神在更大范围持续深入人心,体育正能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精神力量。

品牌引领 多维传播拓新局

“我们的努力付出都能被表现出来,但你们在这边的努力大家不一定看到,但我们知道没有你们的付出,也没有我们。”这是在新疆某部军营,一名战士表达对奥运冠军的敬意后,游泳运动员潘展乐对其真情回应。在西藏林芝车站,乒乓球运动员马龙说:“真正的强者,不仅是能在顺境中赢,更能在逆境中扛起责任、迎难而上。只要心怀热爱,永远都是当打之年。”这些真挚的对话,都是在“中华体育精神颂”活动中留下的温暖记忆。

自2023年起,“中华体育精神颂”体育文化品牌通过巡回宣讲、文化展览、艺术演绎、主题研讨等立体化和多维度的传播方式,让中华体育精神可知可感、可学可循,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浸润百姓心田。

宣传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决胜巴黎·绽放奥运——中华体育精神颂”系列活动规模大、跨度长、影响广,从去年8月至今年7月,奥运健儿奔赴祖国各地,面向不同人群,传播奥运故事,激发爱国热情,砥砺奋斗精神。首站走进香港、澳门,深入学校、社区,分享拼搏故事,传递家国荣耀。在第33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报告会上,奥运健儿讲述亲身经历,3000余名各界代表现场感受为国争光的无上荣光。27名奥运冠军足迹遍及新疆、沂蒙老区、延安、赣南苏区、西藏等地,举行近80场基层宣讲,与各族群众、部队官兵、青少年学生深度互动。

此外,“运动之美·文化之韵”展演活动在温州通过“冠军讲述+非遗展演”“实物展览+影像叙事”“大众参与+学术研讨”三大板块,探索体育文化建设的创新融合;“乐动中华——音乐中的体育故事”活动在成都世运会期间创新以音乐叙事传承体育记忆,展现新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壮丽画卷,“赛场与舞台”的跨界融合,让体育故事以更具象、更生动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增强了感染力和感召力。

创新驱动 凝聚共识聚合力

“十四五”时期,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已从体育系统的自觉行动,扩展为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呈现出主体多元、方式创新、融合深入的生动局面。体育战线主动将中华体育精神的弘扬融入赛事组织、政策制定与日常宣传,形成“同心圆”、奏响“交响曲”,推动中华体育精神真正落地生根、绽放时代光彩。

在这一过程中,弘扬主体日趋多元,不再限于体育部门“独唱”,而是迎来社会各界“合唱”。中央和国家部委、高等院校、文化机构、新闻媒体等纷纷加入,使中华体育精神成为“大思政课”的重要内容、社会宣传的重要载体,在立德树人、价值引领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体育精神的传播方式持续创新,机制上依托重大赛事开展集中宣传,场景上推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企业,直达基层一线,真正落地落实,表达上更注重以情动人、以故事触心,参与宣讲的运动员用真情讲故事,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有很多金句在网上迅速传播,形成热点。

更重要的是,中华体育精神在融合传播中不断释放凝聚力与影响力,它与延安精神、苏区精神、沂蒙精神等同频共振,与各行各业的优秀精神相互激荡,同时走出国门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之余,积极参加体育领域以外的公益活动、社会宣传,他们的榜样引领和正面引导作用得到广泛认可,引领着良好的社会风尚,并彰显出民族自信风采。

筑基固本 赓续文脉启新程

“十四五”时期,体育文化建设在夯实基础中稳步前行,在守正创新中积蓄力量。围绕运动项目文化体系构建、体育文化阵地拓展、运动员故事传播等关键环节,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体育文化生态持续优化,为中华体育精神深入人心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引领与阵地建设同步推进。宣传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运动项目文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构建物质、制度、精神“三位一体”的体育文化建设框架。截至2025年6月,全国体育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总量突破200家,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体育旅游博览会等平台影响力日益扩大,成为展示体育历史、传播体育价值的重要窗口。

在讲好体育故事方面,体育系统积极鼓励、支持、指导运动员教练员面对话筒、走入镜头,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同时,坚决整治体育领域“饭圈”乱象,推动形成全社会抵制畸形“饭圈文化”的共识与力量。

展望“十五五”,宣传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守正创新,有力推进体育文化建设,切实把传承与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同坚定文化自信充分结合起来,让体育正能量更加充沛和强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体育力量。(转自11月17日《中国体育报》01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