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所学校为啥少有“小眼镜”
放学后,从手球场、足球场、篮球场上的汗水挥洒,到围棋、象棋教室的智慧碰撞,再到武术、游泳、射击等综合训练的英姿飒爽……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的课后服务深受学生们喜爱。记者发现,在从事运动的学生中很少见到“小眼镜”。据学校的统计数据,该校近视率为18.22%,远低于全国35.60%的平均水平,体质健康优良率也超过50%,高于全国33%的平均水平。
为啥这所学校少有“小眼镜”?这得益于这所学校独特的育人底色。
数据无言,见证成效。学校每年面向全区招收100名体育后备人才,分11个专项进行系统培养。目前全校三分之一的学生在进行体育训练,2023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级奖牌66枚、省级奖牌114枚,更孕育了许多在人生赛道上奋力奔跑的“人生冠军”,探索出了一条“以体育人、五育融合”的“冠军之路”。
“冠军”在这里有着不同寻常的含义。依托滨州市“冠军和社会组织进校园”志愿服务项目,学校常态化邀请冠军运动员走进校园,乒乓球世界冠军曹臻、游泳世界冠军韩雪等10位知名体育人士先后到校指导。同时,亚青赛武术冠军姚雨、全国体院乒乓球锦标赛冠军彭涛等9名优秀运动员常年驻校指导,他们不仅传授专业体育技能,还以亲身经历传递体育精神,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理想信念的种子。通过榜样引领,学生们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励他们在人生路上做自己的“冠军”。
“我们学校构建了‘专业指导+榜样激励+协同培养’的立体培养模式,实施‘课堂普及—课后提高—俱乐部拔尖’三级训练机制的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夯实发展根基。同时建立‘学校计划—学生锻炼—家长参与—教师评价—社会支持协同’机制,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引进俱乐部、体育协会等10个社会组织,推动体育从单一锻炼向综合育人转型。”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付瑞丑说,学校全力打造的“冠军精神引领下的品质教育”,让热爱体育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我们家长每周有一次和学生互动的机会,可以和孩子一起训练。通过体育运动,孩子在作息、纪律、学习方面都有一定提升。”家长刘猛的两个孩子都在该校学习,他对学校发挥体育综合育人理念非常认可,“通过家校共建,孩子的身体素质提升了,和家长沟通得更好了,抗挫折能力也有了提高。”
学校高标准建成“三场四室十馆”体育设施群,打造“微缩奥林匹克公园”式校园环境,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锻炼需求。课后服务时段,国家一级运动员、亚青赛冠军姚雨指导学生进行武术训练,山东省手球冠军王志超带领学生进行战术演练,山东省羽毛球冠军李彬指导搏杀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和学习,孩子们在生长发育测试方面取得更为亮眼的数据,身体素质得到显著提升,肥胖率只有6.2%,近视率也显著降低。
一枚枚奖牌熠熠生辉,挂满了“冠军墙”。通过体教融合发展,滨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收获了“满园花开”:全国青少年激光射击(线上)系列春季赛获得2金1银3铜,全国跆拳道俱乐部联赛(威海站)狂揽5金1银3铜,全国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荣获集体第二名……2023年以来,学校在武术、乒乓球、射击等7个项目中获得国家级以上金牌26枚、银牌23枚、铜牌17枚。此外,学校在全国自由搏击争霸赛、山东省武术套路冠军赛、滨州市校园篮球联赛等赛事中,亦收获诸多荣誉……
“学校将持续深化‘冠军精神引领下的品质教育’,扎实推进体教融合深度发展,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潜能,并为其提供茁壮成长的沃土,构建起全方位的育人体系。”谈及未来,付瑞丑信心满满。(转自10月21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