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世运之名尽展运动无限 以时代为笔绘就气象万千
随着世界运动会历史上第一支主火炬在水中被点燃,光芒跨越山海,向全世界传递梦想之光。
创立于1981年的世运会已走过44年,成功举办了十一届比赛。但在2025年,在中国成都,一切有些不一样。
这是设项最多的一届世运会,34个大项、60个分项、256个小项,既有空手道、射箭等传统项目,也有跑酷、无人机竞速、飞盘等新兴项目,当然也少不了具有浓厚东道主文化底蕴的武术、龙舟等项目。共吸引来自116个国家和地区的3942名运动员参赛,是规模最大、参赛人数历史最多的一届。东道主中国派出321名运动员的史上最大规模代表团,力争实现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这是对标“奥运标准”的一届世运会:首次举行火炬传递仪式;首次在开幕式现场设置主火炬;按照“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赛理念,27座场馆中18个为既有场馆局部功能调整,9个依托湖泊公园临时搭建,与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一脉相承。
这是拥有别具一格开幕式的世运会:首次走出体育场馆,将舞台搭建在开放的“天府之檐”,依托亚洲最大单体木结构建筑及自然景观,通过声光电、焰火等技术手段,将篆书“成都”铭文、举办过世运会的12座城市的代表性花卉、“友谊之树”等呈现在世界面前。
锦绣天府,喜迎世运;运动无限,气象万千。从历史的厚重中走来,从时代的浪潮中走来,拥有20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拥抱世运会。诚如成都世运会组委会主席、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所言,作为非奥项目和新兴运动的全球顶尖舞台,世运会承载着人类对体育最广阔的探索与最时尚的追求。在这里,运动员们以无畏的勇气挑战极限,以高超的技艺超越自我,共同创造属于人类的无限可能。在这里,体育连接你我,友谊跨越山海,多元包容的切磋交流绘就团结和平的暖心画面。在这里,锦绣蓉城的烟火映照寰宇,天府之国的热情温暖世界,成都正以蓬勃发展的无限魅力,向世界展示古老文明守正创新、兼容并蓄的万千气象!
国际奥委会主席柯丝蒂·考文垂、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主席何塞·佩鲁雷纳分别在视频致辞、现场致辞时表示,成都世运会为世运事业树立了新标杆,来自1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齐聚一堂彰显了体育跨越文化与国界的凝聚力,希望成都世运会成为难忘且成功的盛会。
开幕式现场,运动员是主角。除了鱼贯入场的各体育代表团,由潘晓婷、刘清漪、孙志安、韩秋、张雒、张诗艺、汪顺、潘展乐、高敏、邹凯、邹敬园、何雯娜、张雨霏、黄张嘉洋、何烽、胡荷韬等组成的“明星运动员执旗手”让人眼前一亮。奥运项目、非奥项目在这一刻交相辉映、携手同行,都是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格言的赛场,都是推动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舞台。
圣火已点燃,大幕已拉起。世运精彩又不止世运。全民健身之花正在“天府之国”绽放。成都还以举办世运会为契机,持续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全面呈现“公园城市、活力世运”的园林景观和“干净、整洁、有序、美丽”的城市形象,紧抓“大赛经济”机遇,推动文体旅商等融合发展。千年蓉城正以时代为笔绘就健康未来、发展未来,书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动人篇章。(转自8月8日《中国体育报》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