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冬奥会看单板滑雪世界格局——亚洲欧美各领风骚




在经历了索契与平昌冬奥会的充分蓄力之后,单板滑雪的发展格局在北京冬奥会上完成了一次颠覆性重组。伴随着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在技巧类项目上的迅速崛起,欧美国家长期统治单板滑雪项目的局面被彻底打破。不过在竞速类项目上,亚洲国家整体竞争力仍然偏弱,欧美国家的优势地位依然非常突出。

亚洲实现重大突破

单板滑雪从1998年长野冬奥会开始就成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随后长期被欧洲和北美选手携手垄断,直到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澳大利亚选手布莱特夺得女子U型场地技巧冠军,这种局面才首次被打破,不过随后澳大利亚选手也只是偶尔能够登上单板滑雪的冬奥领奖台。亚洲选手则是直到2014年索契冬奥会才实现单板滑雪项目的冬奥奖牌零的突破。然而在北京冬奥会上,日本选手平野步梦继索契和平昌冬奥会的银牌之后,首次夺得男子U型场地技巧金牌,这也是亚洲选手获得的第一枚单板滑雪项目的冬奥金牌。

继平野步梦之后,中国选手苏翊鸣在男子大跳台比赛中夺得冠军,这不仅是亚洲选手的第二枚单板滑雪项目的冬奥金牌,也是中国的第一枚单板滑雪项目的冬奥金牌。除此之外苏翊鸣还获得了男子坡面障碍技巧项目的银牌。日本选手富田濑奈和村濑心椛分别获得了女子U型场地技巧和女子大跳台项目的铜牌。

在坡面障碍技巧、U型场地技巧和大跳台的男子和女子比赛中,中国队共收获1金1银,日本队收获1金2铜。亚洲选手在这几项技巧类比赛中共夺得2金1银2铜,新西兰队和澳大利亚队合计收获1金2银1铜,剩余9枚奖牌属于欧洲和北美选手。从昔日的一统天下到如今只占据半壁江山,欧美选手在技巧类项目上的统治地位已经被严重削弱和动摇。

中国引领技术突破

伴随着苏翊鸣的出色发挥,转体1800度成为北京冬奥会期间的网络热词。在单板滑雪的技巧类小项中,中国队在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上虽然只有男女各一位选手获得参赛资格,却展示出了很强的竞争力。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比赛中,荣格止步资格赛,不过她在随后的大跳台比赛中发挥出色获得第5名。相比之下,苏翊鸣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不仅斩获了1金1银,而且成为本届冬奥会上唯一一位成功完成不同方向的转体1800度的单板滑雪选手,引领了技术突破的方向。

实事求是地讲,苏翊鸣大赛经历太少,而且与身经百战的麦克莫里斯、帕罗特等名将相比他在坡面障碍的道具区的技术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都是他屈居坡面障碍技巧亚军的重要原因。虽然苏翊鸣成功展示了最难的转体1800度的动作,但是坡面障碍技巧毕竟是需要更全面地考虑一个选手在6个赛段综合能力的项目,夺得冠军的帕罗特虽然在第一个跳台区的抓板动作存在瑕疵,但是从他在3个跳台区配备3个不同的抓板动作不难看出,他的整体能力还是非常强的。不过苏翊鸣在坡面障碍技巧决赛第二轮和第三轮的最后一个跳台区,先后两次成功完成了转体1800度的难度动作,既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也给裁判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为他后面的夺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后的男子大跳台决赛中,苏翊鸣并没有用上自己最难的1980度的技术储备,凭借决赛第一轮和第二轮两个不同方向的转体1800度,他提前锁定一枚金牌。在本次冬奥会单板滑雪比赛中,苏翊鸣先后5次挑战转体1800度,4次取得成功,保持了非常高的成功率。在苏翊鸣的带动下,其他选手在大跳台比赛中不得不纷纷向1800度的难度动作发起冲击,但是成功率并不高。

在U型场地技巧比赛中,中国队同时实现了男子和女子项目的满额参赛,虽然这一次没能摘得奖牌,但是依然保持了一定的人才和技术厚度。

日本人才厚度占优

在单板滑雪的技巧类项目中,日本队的人才厚度优势已经非常明显地显现出来,这也是日本能够率先为亚洲单板滑雪实现金牌零的突破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男子U型场地技巧、女子U型场地技巧、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和男子大跳台项目上,日本队都实现了满额4人参赛,只有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和女子大跳台没有满额,均为3人参赛。而且在上述项目中日本队都是至少有2人进入决赛。其中男子U型场地技巧4人全部进入决赛,第三次参加冬奥会的平野步梦夺得冠军,2002年出生的平野海祝获得第9名,2001年出生的户冢优斗获得第10名,2002年出生的平野流佳获得第12名。从索契冬奥会开始,日本选手已经连续3届冬奥会都登上了男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的领奖台,从目前日本队的人才配备不难看出,在新的冬奥周期中将继续保有较强的可持续的竞争力。

在女子U型场地技巧项目上,日本队的人才梯队建设也走在了前面。虽然美国队克洛伊·金成功实现了卫冕,但是这次美国队只有一人进入决赛。日本队则有3人闯入决赛,出生于1999年富田濑奈获得一枚铜牌,出生于2001年的富田琉希获得第5名,出生于2004年的小野光希获得第9名。

在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上,日本队虽然没能获得奖牌,但是在人才梯队和技术能力这两个维度上都已经展现出不俗的潜力。其中出生于2001年的大冢健是挑战转体1800度次数第二多的单板滑雪选手,仅次于苏翊鸣。他4次挑战转体1800度,成功两次失败两次。不过他成功的两次是在预赛和决赛中先后完成的同一套动作,最终他获得了男子大跳台的第9名。

日本队虽然在女子坡面障碍技巧和大跳台项目上没能实现满额参赛,但是3位参赛选手均具备了非常强的技术功底。女子坡面障碍技巧2人进入决赛,2001年出生的岩渕丽乐获得第5名,2004年出生的村濑心椛获得第10名。女子大跳台则是3人悉数进入决赛,村濑心椛获得季军,岩渕丽乐名列第4,鬼塚雅获得第11名。

欧美统治竞速项目

虽然亚洲国家在技巧类项目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但是竞速类项目仍然是欧美选手的天下。本届冬奥会亚洲选手在竞速类项目上普遍缺乏竞争力,能够获得参赛资格已经实属不易。

此前日本队曾经在索契冬奥会的女子平行大回转项目上获得过一枚银牌,韩国选手李相昊则在平昌冬奥会上获得过男子平行大回转银牌,这也是亚洲选手在冬奥会上获得的仅有的2枚单板滑雪竞速类项目的奖牌。

在北京冬奥会上,亚洲选手在平行大回转和障碍追逐项目上都是颗粒无收。成绩最好的是韩国选手李相昊,他止步于男子平行大回转1/4决赛,此外中国选手毕野获得了该项目的第22位,这也是中国选手第一次参加冬奥会该项目的角逐。在女子平行大回转比赛中,中国选手宫乃莹刷新了中国队在该项目上的历史最好名次,不过她和臧汝心都没能闯入后面的淘汰赛,日本选手三木椿和竹内智香则是止步1/8决赛。

相比之下亚洲选手在障碍追逐比赛的竞争力更弱,或难以获得参赛资格,或在淘汰赛中早早出局。特别是在新增项目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赛中没有一支亚洲队伍能够获得参赛资格,整体实力强大的美国队、意大利队和加拿大队分获该项目金银铜牌。

奥地利队在竞速类项目上收获2金1银成为最大赢家,美国队则拿到了2枚竞速类金牌。综合竞速类和技巧类项目,奥地利队和美国队的奖牌数都是3金1银,在单板滑雪项目上并列第一。加拿大队在两类项目上的实力比较均衡,总共拿到1金1银4铜。随后则是“偏科”比较严重的中国队和新西兰队,都获得1金1银。同样只擅长技巧类项目的日本队得到1金2铜。

总体来看,在单板滑雪项目上亚洲与欧美各领风骚的局面已经初步形成。不过对中日等亚洲国家来说,在进一步巩固技巧类项目优势的同时,竞速类项目缺乏竞争力的现象也应该得到进一步的重视。(转自2月25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