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佳军到任子威——中国男子短道速滑进步显著

2月9日晚的北京首都体育馆,没有再次见证中国短道速滑创造辉煌——任子威在半决赛遭遇判罚,无缘决赛。但即便如此,中国短道速滑已经在北京冬奥会上收获2金1银,展现了实力,尤其是男子项目的长足进步令人欣喜。

短道速滑是我国冰雪运动的优势项目,但男子项目直到2018年平昌冬奥会,才由武大靖在男子500米比赛中夺得首枚金牌。北京冬奥会上,中国男子短道速滑在全部小项上均有一定的竞争力,此前两个金牌日,中国男队发挥神勇,将混合接力金牌以及男子1000米金银牌尽数收入囊中。男子1500米尽管有些遗憾,但不难看出,现世界排名第一的任子威同样具备竞争实力。

其实,在李琰、杨扬等女子短道速滑运动员称霸世界赛场之时,中国短道速滑男队同样有不俗的表现,李佳军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已有出色发挥,在男子1000米上收获银牌,还与安玉龙、冯凯、袁野联袂摘得接力铜牌,再加上安玉龙斩获的男子500米银牌,中国男队在长野冬奥会共收获2银1铜。

男子1500米项目的奖牌突破发生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李佳军斩获一枚银牌,这也是中国短道速滑男队在冬奥会该项目上的首枚奖牌。2006年都灵冬奥会,老骥伏枥的李佳军再度拼到男子1500米一枚铜牌。

不过伴随着李佳军等名将退役,中国男子短道速滑陷入低谷,直到2014年才在索契冬奥会上迎来希望曙光,17岁的韩天宇在1500米决赛中一路拼到决赛,并最终力压安贤洙等名将摘得一枚银牌,武大靖与梁文豪联袂晋级500米决赛,在冲过终点前的一个弯道还处于领先的他由于经验不足惜败安贤洙,收获银牌。再加上接力铜牌,中国男队的小将们追平了1998年由前辈创造的2银1铜的成绩。但与1998年有所不同的是,彼时武大靖、韩天宇等年龄尚小,潜力无限。

随后的2018年平昌冬奥会,武大靖在男子500米中如愿为中国短道速滑队斩获首枚冬奥会男子金牌。

伴随着任子威等队员的成长,中国男队在北京冬奥周期迎来了全新进步,武大靖保持着男子短距离的优势,世界冠军以及赛会纪录下面至今仍是他的名字,任子威则在中长距离上呈现了实力,在北京冬奥会之前的4站世界杯两夺男子1500米金牌,一次获得1000米金牌。

接下来,任子威、武大靖以及男队还将迎来男子500米以及接力5000米等比赛,期待队员们继续为中国男子短道速滑书写辉煌。(转自2月10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