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生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活动结束——让梦想开花 让愿望翱翔

“于老师再见!于老师你可不可以不走?于老师你记得回来看我们!于老师你一定要记得我。”

“老师,你拍到我了吗?一定不能忘记我们。”

“杨老师,我想和你说,你教给我的我都记住了。”

……

由中央民族大学、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等3所高校师生组成的体教融合走基层体育支教团,结束了在陕西省平利县、贵州省织金县和普安县为期8周的支教活动。支教期间,他们从减少“小眼镜”“小胖墩”、预防脊柱侧弯等目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出发,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训练活动,对当地儿童青少年进行体质健康干预。

明白了支教的意义

支教是什么?这是很多支教团成员出发前问自己的问题,8周的支教生活让他们慢慢找到了答案。

“起初我不明白支教的意义,不明白为什么要支教,更不知道基层体育真正的样子,不知道基层孩子们对体育的热爱,但在我正式教学的第一天,我就有所感触,这里的学校特别重视、珍视体育;这里的老师特别热情、真诚;这里的孩子特别淳朴、纯真。随着教学慢慢开展,我的感触和感悟更深了。”北京体育大学支教团成员于佳鸣说,她看到了孩子们在运动时的快乐,他们因为运动而成长。

于佳鸣和当地的老师也相处融洽,经常会在课后一起讨论课堂情况和教学方法。她说:“在我要离开的前两天,学校体育老师马老师问我,可不可以回去后再录一些视频发给她,她继续在课上教学生。听完我真的很开心,自己是真正留下了一些东西在这里,而不是短暂地掀起了一股健美操热潮,我走后它就消失了。不仅如此,思源学校擅长篮球的体育老师也给了我很大启发,这位老师真的在用心培养学生,利用音乐来让学生掌握篮球基本动作,然后再不断进行技术教学,因此,这所学校的学生人人都能打篮球,他的很多教学方法很值得我学习,日常教学中我们也经常互相学习和交流,这些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篮球,一开始老师不会用规则去约束他们,就让他们把球玩起来,随着玩得越来越熟练,再把规则和技术贯穿进去,再到最后打比赛,真正让学生喜欢篮球、热爱篮球。他们也让我认识到基层体育发展的真正所需。”

北京体育大学支教团成员胡少辉认为,这次支教活动让他了解了偏远山区基层小学体育开展的现状,拓宽了他的研究视野,丰富了教学经验,也提高了自身教学水平,更是升华了他对祖国体育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贵州黔西南州普安县青山镇的第二小学和第一小学是他支教的学校,短短8周的支教生活让他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小学乡镇教师的辛苦和责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需要的不仅是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仁爱之心。

胡少辉说,青山二小、一小是一所有“爱”的学校,这两所学校留守儿童占全校学生三分之一还多,大多孩子父母外出打工,他们都由家里老人照管,因为有代沟又缺乏沟通,也难免会因亲情丢失带来心灵的缺失,通常学校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各科老师、班主任和校领导都会额外付出很多,甚至在各班级宣传栏中都有温暖的文字呵护着他们。在教学之余,他也会向班主任了解学生情况和班级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留心他们,会刻意用鼓励的语言和手势表扬他们。他说:“下课后我只要出现在校园,就会被一帮小朋友围过来,一二年级的小朋友会快速地‘长’在我身上,每天衣服口袋都被他们塞得满满的,一张张手绘画、一个个小手工、一张张小纸条、一个个水果……武术社团的陶源,通过练武术也变得自信了,刚开始练习时动作总是记错,后来课下通过反复练习,赶超了全队同学,现在在班级里也活跃了起来,她还作为五年级二班领操员带领全班获得少儿八段锦的最佳表演奖,并获得全校最佳领操员。能看到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信,我很开心。”

北京体育大学支教团成员历莹莹的支教工作虽然结束了,但在和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被孩子们感动着,感动于高梦宇小朋友看到老师没有带伞,冒雨跑过来一定要把自己的伞送到她的手里;感动于孩子们爱心卡片里写道:“历历老师,我们都知道你对我们严格,是希望我们变得更优秀”;感动于七小、八小校长对于结对帮扶学校的资源共享,让更多的乡村教师有再培训的机会。

历莹莹说,如果现在有人问她支教到底有没有意义,她会说支教虽然没有那么神圣,但却充满力量。“也许我们的到来不能马上改变什么,不能在短短的几十天里教会他们太多东西,但是我们带给他们的可能是一段美好的时光与回忆,让他们能认识来自山外的我们,能拥有一份特殊的友谊,能感受到我们给的温暖和关怀。对于孩子们来说,我们的关爱可能会在他们心里泛起涟漪,最起码让他们觉得生活的美好,让他们更好地向前,能让他们带着被爱的心继续生活,我想,这就是支教最大的意义。我将把这段经历永远地珍藏在心里。”

我们一定会再见

“你是不是能一年换一个武术操教我们,四年就是四套操。”“你什么时候再回来,明天吗?”陕西平利老县镇九年制学校的学生们围在中央民族大学支教团成员俎雪锋身边,不舍得他离开。俎雪锋说:“我明年可能会再回来,好好练习武术操,好好学文化。”

俎雪锋说,校园里他和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都铭记于心,当多年以后回想起来也将是自己人生中所拥有的一段宝贵财富,是专属于“我们”的珍贵回忆。他说:“他们是一群纯真善良、活泼好动的新时代少年,希望我们以后还有机会再见面,再一起上体育课。”

北京体育大学支教团成员秦超在支教的过程中,也遇到过很多挑战,但他都一一克服和解决了。“还记得在织金县第八小学,为了给孩子们上好足球课,我认真准备,花费了很多心思,生怕孩子们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训练结束后,我还特意跟孩子们玩一下‘足球踢屁股’惩罚小游戏,让自己在上课和训练的过程中,跟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离别之际,跟孩子们告别时,看到孩子们落泪,秦超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看着孩子们送的小卡片,上面写满了想对他说的话,打开看的时候,眼泪会不争气地掉下来。没有华丽的辞藻,孩子们简单、朴实的话语,深深地打动了秦超。让秦超记忆深刻的是一个孩子的话:“秦老师,我会好好学习,好好训练,我以后也要去北京上大学。”秦超说:“很开心,因为我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一些好的改变。”

武汉体育学院支教团成员杨正东在即将分别的时候,也收到了学校孩子们让他签名的纸张,还有一些小小的礼品、沾沾画。有的学生说:“杨老师,我长大后就去找你,过段时间,妈妈带我去武汉玩,我去找你好不好”“杨老师你能不能不走,再多留几天”……分别的气氛一下就上来了。杨正东说,自己支教活动的最后一节课是陕西平利城关三小3年级(1)班的课,答应他们的足球比赛一直没踢,这次终于组织了,在严格的比赛规则下,有5个队伍轮换上场,孩子们在课堂上学的东西能很快转换到实践中。课程上完后是课间操,离别的脚步又近了。杨正东看着孩子集合整队,回到教室,依依不舍地朝他挥手。

8周的支教生活不得不说再见了,但支教团的成员已经开始期待下次的见面了,希望同学们都变帅气了,变漂亮了,变得喜欢体育运动了。(转自12月7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