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实施30周年系列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调研会在成都召开


5月22日,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实施30周年系列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调研会在四川成都召开。

四川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群众体育引领员”的概念。管理部门通过大力培育“群众体育引领员”和“社会体育指导员”等骨干人才,并将“两员”培育纳入到省委、省政府文件,通过高位推动、加强联动、明确定位及科技赋能,夯实全民健身更高水平发展的人才根基。“两员”不仅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扮演了科学健身指导者、赛事服务志愿者、场地设施维护者、国民体质监测者等的多重角色,而且在推动文体旅融合、城市文明建设及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展中均发挥了关键作用。

成都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专员制”,借鉴基层的社区网格员模式,探索并建立了网格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新模式。这一创新推动了社会体育指导员深入社区并常态化地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发挥了他们在全民健身中的宣传、指导和引领作用。社会体指导员通过“亮身份”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基层社区治理中,成为成都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听取了四川省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成都市社会体育处、成都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的实践探索经验及未来发展规划后,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会长邱汝充分肯定了四川在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中的探索创新。她强调,《体育法》明确规定“国家实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全民健身工作中受到法律保护的队伍。各地的管理部门要充分学习好运用好这些法规文件,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作者系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孟欢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