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体中心召开驻训国家队保障工作座谈会

 

为全力做好驻训国家队参加2012年伦敦奥运会前最后一个冬训的保障服务工作,以及随后的冲刺阶段的保障服务工作,加强与各项目中心、各国家队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奥体中心于 112召开了由各项目中心领导、驻训各国家队领队、教练以及奥体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的驻训保障工作座谈会。

会上,奥体中心训竞处、公寓处、综合训练馆和训练馆就日常保障服务工作情况和保障效果向参会领导进行了汇报。国家柔道队主教练周逸强、摔跤主教练王晓崎、女子手球队领队邓立、田径管理中心训练一部部长胡新民、国家网球队领队周文学和拳跆中心办公室主任胡彪等5个中心、8个项目、17支国家队的相关负责人对奥体中心提供的训练、住宿、膳食、交通和康复等各方面的保障服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和热情鼓励,并结合各支队伍的训练特点提出了进一步完善训练保障工作的建议。

总局竞体司副司长孙远富、科教司综合处副处长胡雅欢、手曲棒垒中心主任雷军、网球中心副主任李玲蔚等领导在发言中对奥体中心提供的各项保障服务工作感到满意,对今后的工作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强调了奥体中心在运动员膳食工作中,要进一步严格按照总局规定的程序开展工作,严格把关,确保不要出现任何一例食源性兴奋剂和食物中毒事件,用圆满的工作成绩向总局交上一份优秀的工作答卷。

奥体中心褚波主任在座谈会谈到,奥体中心始终把国家队的训练保障工作放在第一位,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今后,国家队的保障工作始终是奥体中心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不容置疑的。刻苦训练、夺取金牌、为国争光、弘扬体育真谛,展现精神面貌不仅是奥运项目中心的光荣使命,而且也是我们训练保障基地的重要职责;无论是奥运项目中心还是训练保障单位都是一家人,都有责任和使命发展国家的竞技体育事业。

在指导思想上,奥体中心牢记总局党组的要求,“眼睛向下看,围着队伍转”以及刘鹏局长提出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有求必应、尽力而为”的保障单位工作标准和质量要求,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中心要求各职能部门要“开门办公、下基层办公”,做到及时了解国家队的情况、及时掌握国家队的需求,及时解决国家队的问题,及时保障国家队的训练。

在组织工作上,奥体中心专门成立了以训竞处为牵头部门,公寓处、各相关场馆组成的驻训国家队服务的保障工作组,并由中心杨文副主任担任组长,统筹协调中心驻训国家队服务保障工作。

在工作机制上,中心训竞处作为服务保障工作的职能部门,对内与中心公寓处及各场馆建立了日常联络机制,对外与各项目中心、各国家队建立了对接联络机制,确保中心的服务保障工作与各项目中心、各国家队及中心各场馆之间的正常联系、经常沟通。

在保障工作上,训练保障是服务保障工作的核心,中心要求承担训练保障任务的场馆必须确保国家队正常训练的场地安排、器材准备、空气新鲜、环境整齐;食品安全是服务保障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心已进一步强化了有关食品采购、加工制作、质量检查等各环节的工作,并请总局科教司、反兴奋剂中心对中心更多的给予支持和帮助,确保中心不出现一例食源性兴奋剂和食物中毒事件。同时,中心配给公寓的20多辆车,专门用于保障国家队的日常用车,做到随叫随到。只是中心的医疗康复水平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心正在积极寻求总局的支持,想办法加以改进。

在内部管理上,中心十分重视各部门、单位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人文素质,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求大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全力以赴,一丝不苟地完成保障服务任务。同时,中心也十分重视园区环境整顿和综合治理工作,正在努力为驻训国家队运动员提供一个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安全有序、氛围和谐的训练环境。

此外,奥体中心希望能够与各项目中心及驻训国家队一起,认真做好国家队队员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实现运动磨练人、精神激励人、管理教育人、服务感染人,使国家队运动员能够为体育、为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总之,奥体中心作为总局的体育训练保障基地,将全力以赴地做好驻训国家队的各项目服务保障工作。

座谈会由奥体中心副主任杨文主持。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