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举国家队上心理辅导课来调节训练气氛

 

全方位提升实力


    最近每每走进训练馆,都能被女举队员们的训练热情感染:选拔赛表现出色的田源、李雪英等,正通过每天踏实勤奋的训练夯实技术和力量基础;面临国外强劲对手挑战的纪静、向艳梅、周璐璐等队员,正不断完善技术和力量,准备挑战新重量;因伤病错过选拔赛的李萍等也在积极恢复,挥汗如雨的训练,为自己的奥运资格做最后一搏;王明娟、欧阳晓芳等老将更是不轻言放弃,为圆梦奥运继续努力挑战自我和突破极限。
    全国锦标赛暨奥运选拔在4月初结束后,中国女举立刻投入恢复调整。“回北京后,利用10天时间给队员调整恢复状态和体力,然后全队集中运动员、教练员、医疗、科研团队总结了冬训和选拔赛的得失,制定了下一步的训练计划。”女举代理总教练许敬法告诉记者。短暂调整之后全队从4月16日开始投入新的训练周期,截至记者发稿时女队已完整训练4周有余。“前两周注重身体素质和基础力量的训练,后两周全面恢复到了冬训时的强度和水平,从现在来看训练情况较好,为下一步专项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好基础,各个级别的所有队员在训练上都不会松懈,都在努力恢复和提高自身实力。”


“3选2”有总体原则


    从选拔赛成绩来看,48公斤级田源和58公斤级李雪英的成绩分别是221公斤、250公斤,这两个成绩对比近3年的世锦赛冠军成绩都有不小的优势,相对让人“放心”,53、69和75公斤以上级3个级别在选拔赛表现情况相近,与近3年世界最好成绩相比并没有多少领先优势,因此面临“3选2”的取舍。对此许敬法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个别级别可能还有变数,选拔赛的成绩是重要参考,还要考虑综合能力、外战成绩和对手的上升势头等。但总选拔原则不会变,就是要选派最好的队员去伦敦。”
    为了全面提升队员的综合素质,队伍从体科所请来心理专家给队员们讲课,进行调节心理方面的系列学习,每周至少一次集体授课,之后还将根据重点队员的情况进行个别辅导。“从4月恢复训练之后就开始了,对年轻队员帮助还是比较大的。队里还会定期开展励志教育,专家给队员们上课。毕竟现在每天的训练强度都不小,需要调节一下紧张的训练气氛,给她们鼓励和动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