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全胜虽可喜主力替补差距大显露不足
6月13日,中国女篮伦敦奥运备战赛第二站的比赛在江苏常州继续进行。首站以全胜战绩获得冠军的中国队迎战新西兰队,结果凭借苗立杰在最后阶段的一记绝杀,以75比73再次击败对手,取得了本站的开门红。
尽管赢了球,但本场比赛依然暴露出了中国女篮存在的老问题,主力阵容和替补阵容的水平差距大。由于伦敦奥运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主教练孙凤武明显加强了对主力阵容的磨合,在首发上一改首站比赛中大部分安排年轻队员的排兵方式,将老将陈楠、苗立杰、马增玉等队员全部派上场,而且几位主力队员整场比赛亮相的时间都要高于前面三场。
开局阶段,中国女篮的战术很清晰,就是全力攻对方的内线,首节三分之二左右的得分都是通过内线球员单打或者外线球员突破获得的。这段时间,中国队在局势上也压制住了新西兰队,比分上一直处于领先。其中老将的发挥无疑是关键因素,在第二节到第四节最后阶段,中国队被对手反超的时间里,如果不是苗立杰和陈楠的带领,球队可能早早就被对手拉开了分差。比赛最后10秒钟,先是陈楠在对手进攻时一个漂亮的盖帽拿下球权,之后苗立杰带球长驱直入,在最后2.3秒投进了绝杀球,让中国队以75比73惊险过关。老将们在目前这支中国队中的作用可见一斑。
但是,我们也看到,像苗立杰、陈楠等人在比赛结束之后,都显得非常疲劳,这也映衬出一个现实,就是年轻队员还无法给老将们充当起合格的替补。本场比赛,主教练孙凤武也在轮换时安排了大部分的年轻人出场,但无论是赵爽、杨半伴还是高颂,发挥都无法令人满意。第二节到第三节的时间,中国队的失误直线上升,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送出的,这也造成了球队在领先多达12分的情况下被对手反超,之后便不得不处于苦苦追赶的阶段。
在第一站的备战赛结束之后,孙凤武就不无担心地表示,中国队目前有老有小,实力很不平均,年轻队员尽管拥有发展的潜力,但目前来看无论技术还是意识或者是比赛时的心智,都还不能达到自己的要求。从本场比赛来看,这个问题再次暴露无遗。距离伦敦奥运会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要想提高年轻人的水平已经并不现实,最现实的是避虚就实,在排兵布阵和战术打法上做文章,让老队员们保持好体能,然后在以老队员为主的基础上,在轮换时间内辅以一两个年轻队员的支持,不过要做到这一点,同样是对主教练以及球队的极大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