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组细化战术分析指导助女篮终获胜利
回忆世锦赛的征程,李昕颇有感触,这个充满激情、个性化符号极强、性格十分刚强的女性,讲到动情处几次眼中充满泪花,任凭泪水从眼眶中涓涓淌出,比赛的艰苦和压力尽显其中。
“走时篮管中心并没给我们下达任务,更多的地是让我们锻炼队伍,培养队员,积攒经验,提高球队的整体实力和个人能力。”返京的聚餐会上,信兰成的开场白也证明了这一点。是这样表述的。“你们在比赛中表现出的拼搏精神与强悍作风引起了国际篮坛对中国队的关注。本次比赛成绩是第二的,位置再低也不是中心所看重的,我们更愿看到你们这种顽强的作风和在比赛中与强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抗,看到你们的成长。”在没有包袱的情况下,“我们队伍在比赛中一步一个脚印,拼好每场球,力争小组出线,然后进入前八,再一场场去往下走。这是我们最初的想法。”
本次比赛对于李昕和她的球队而言都是第一次。“作为国字号主教练,我是第一次带队参加国际大赛,我们的球员也是如此,除了4人参加过国际大赛,其他人也都是第一次,比赛经验十分欠缺。而且队中多为1995或1996年的队员,年龄比对方小,抗压能力差。”为了打破这一被动局面,李昕的教练组在战前做了充分细致的准备。
思想减压是每日“必修课”中的软件工程,战术准备则是他们求胜的硬件准备,工作细致到了给每个队员画图。“每天晚上教练组都挑灯夜战,研究对策。阳和平教练用最新的技战术分析技术,对对手的关键人和战术进行剪接分析,大家一起研究针对性预案。”李昕和助理教练于瑛再把对方球员的特点和位置等以图画的形式标出,第二天发给队员,给她们进行详细解析,“告诉她们对方的重点队员是谁,重点进攻手段和方法是什么,谁来主防,谁来协防等,拿出一整套行之有效、非常明晰的方法。”如此细致简单的指令图,解决了第一次参赛小菜鸟们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的难题。
李昕在赛后十分感激她的团队和队员,正是大家的鼎力相助,“队员对我的信任、教练组的精诚团结和细致的预案,才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孙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