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脑风暴”后再开练蹦床队先武装头脑

    “注重运动员的优点和长处,让其积极、主动地参与训练,将‘优长’延伸发展。”12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体操中心副主任陆善真在北京体育大学阶梯教室进行了一堂《赏识教育》课程,为2013年全国蹦床、艺术体操优秀后备人才训练营做了完美收官。前来参加训练营的运动员、教练员不但接受到了国家队高水平教练员的指导,还在每天晚上安排培训课程,在这个冬训之前的训练营,实践与“头脑风暴”缺一不可。
    这是蹦床和艺术体操两项目首次合班开设的训练营。9日的开营仪式上,体操中心主任罗超毅便讲了一堂《运动训练理论》课程,随后的培训内容,除了有专业相关的《规则》、《运动创伤预防》、《赏识教育》,还有历史名家阎崇年讲的《运动员素养》、清华美院王刚老师的《美的外形依靠心灵支撑》以及企业家凌兰芳的《人生就是蹦床》等看起来和运动员、运动队不太相关,却对国家队建设,运动员塑造有积极作用的课程。
    “首先,体操中心非常重视这次训练营,从罗主任到我,都为大家进行了授课。我们也意识到当前社会进步很快,运动员和运动队必须在很多方面跟上,武装头脑。”陆善真说。而即便他讲述的《赏识教育》凝结了其多年训练经验,却也是崭新的话题,“希望我们的教练员能换个角度看待竞技体育,看待运动员的吃苦和个性。”陆善真说。
    执教32年,中国蹦床队主教练卓贤麟对于《赏识教育》领悟颇多,“教练员会遇到不同类型的运动员,怎么去因材施教?陆导的授课会改变了很多教练员的观念。一定要在训练中针对运动员的特点去打造,而不是采取简单的统一训练模式。”
    在全运会后宣布退役的蹦床一姐黄珊汕,也将转型担任教练,因此刚刚做完手术的她也来到了培训现场,“应该说,对于今后的教练之路更明确了,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做,之前对于教练员该做什么还不太清晰。做运动员只要对自己负责就行,以后还要学会对队员负责,责任更大了。”她说。
    在陆善真看来,训练营安排的培训课都很有必要,“专业的都不用多说了,以往运动员只知道练,为什么这么练并不清楚。再比如一些看起来跟专业无关的内容,其实都和他们息息相关,就以凌兰芳的创业创新为例,他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奋斗史,怎么借贷?怎么渡过困难?我们很多运动员的家庭也不富裕,这堂课也让他们更了解生活的艰辛,知道父母多么艰难,也会更加珍惜参加体育训练的经历,用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父母,反馈社会。”陆善真说。
    而面对很多小队员无法理解的《美学》课程,奥运冠军董栋却赞不绝口,“我本身在训练中一直就有这方面的追求,我从中获得的感受是,美是一种内在的表现,只有来自内心的体验,才能有富有感染力的体现。”他总结说。
    伴随着训练营的结束,国家蹦床队的冬训也将正式拉开帷幕。通过训练营也会选拔出10几名选手补充到国家队当中,“这次冬训,我们有两个目标,一是保证蹦床项目保持高水平的发展,同时又希望能做到项目均衡发展,让更多的运动员和省市进入到蹦床领域中来。”陆善真说。

(王向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