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控卫掌帅鞭 寻找中国男篮新“大脑”
在新一届中国男篮教练组当中,主教练宫鲁鸣是控卫出身,助理教练胡雪峰也是控卫出身,这两位国内老一代杰出控卫联手,自然让国家队的这个位置受到了更多关注。最近几年,1号位一直是中国男篮的软肋,如今在宫鲁鸣执教的这支国家队,谁会成为未来几年掌控攻防体系的“大脑”呢?
在与澳大利亚队的4场热身赛中,中国男篮在1号位上一共使用了4位球员,分别是刘晓宇、曹飞以及稍晚归队的郭艾伦和睢冉。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几年中国男篮的主力控卫就会在这几位球员之间产生。4位球员当中,25岁的刘晓宇年龄最大,经验最为丰富,去年的菲律宾亚锦赛上,他的表现成为当时球队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中澳热身赛上,主教练宫鲁鸣在4场比赛中全部安排刘晓宇担任首发控卫,可见他是目前宫鲁鸣最为信任的选择。刘晓宇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场均为球队贡献10分和2.5次助攻,在球场上表现出了良好的大局观以及合理的战术执行。应该说,刘晓宇最近两年的进步非常明显。
刚刚从伤病中恢复过来的郭艾伦在国内进行的两场比赛中获得了场均22分钟的出场时间,表现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在进攻端,他利用标志性的突破屡次杀进对方腹地取分,首场就得到19分,澳大利亚队主教练也不得不在第二场更加重视对郭艾伦的防守,但这员辽宁小将依然利用突破造成了对手大量的犯规,全场得到13分。
曹飞和睢冉在这4场热身赛中亮相时间相对较少,前者除了首战获得15分钟的机会,之后绝大部分时间都坐在板凳席上,后者则只在第三战中出场了3分钟。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两个人被排除在竞争行列之外,在目前这支国家队当中,所有年轻人都有机会,只要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得足够好。
4名控卫球员的特点都比较鲜明,刘晓宇最为稳重,在球场上更喜欢为队友制造机会;郭艾伦的标签则是犀利的突破,很多时候他更像一个2号位球员;曹飞的球风比较灵动,有一手不错的篮子;睢冉是这几位球员当中身体条件最好的,对抗能力强,在场上更多偏重于防守。每个人不同的特点给主教练宫鲁鸣在战术选择时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比如最后一场,他就安排刘晓宇和郭艾伦同时上场,利用两个人的控球和速度避开对方的紧逼和犯规。
不过,要想成为一名全面而出色的控卫球员,真正在赛场上扮演球队“大脑”的角色,这4名控卫还需要磨练。刘晓宇尽管经验丰富,但身体对抗能力还有待提高,与澳大利亚队这样讲究对抗的球队交手,他4场比赛个人失误达到了11次。曹飞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尤其是第一场的加时赛阶段,刚被派上场他就在对方的紧逼之下连续出现两次失误,结果马上被主教练换下场。郭艾伦在球场上则需要打得更加合理一些,不仅要会得分,还要选择和队友配合,帮助其他人得分,这一点也被宫鲁鸣也在赛后提到。强壮的睢冉应该更懂得利用好自己优秀的身体条件,防守端之外,他还需要在进攻端作出更多的贡献。
(刘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