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役运动员辅导 运动寿命在规划中延伸

  在役运动员的职业辅导,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其最大的目的在于让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在职业规划中延伸。刘德恩、盛茂武两位就业指导专家,独辟蹊径地就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

有效改变学习方式

  刘德恩表示,运动员都认为文化课很重要,但学习成绩不理想,原因是认为学习没有趣味性,本身训练时间长已经很累了,没时间也没精力再花时间去学习。所以应该做些改变,就是上午应该进行文化课的学习,下午进行训练。
  刘德恩透露,根据研究,运动员对于讲座性学习兴趣不大,因此需要多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有的运动员是上网学习,在网上与人交流交友,玩游戏;还有人喜欢读小说和文学性书籍;也有些人文化课学习打开课本就犯困,但是读小说就不会,训练也不会。所以说运动员需要引导,无论是培训还是文化课的学习方式都需要改变。刘德恩曾经做过尝试,上课期间组织一些活动,每个人都有参与机会,这样能够有效避免课堂犯困和厌学情况。
  刘德恩认为,对于运动员的教学方式,要有别于普通学校的应试教育。无论是学习还是讲座,运动员学完后很快就会忘记,不可能像普通学校那样还有大量的时间做练习、巩固。因此,文化课学习必须加以改善。运动员文化基础不同,不能按照统一的方式。
  作为一名体校校长,盛茂武认为最好能够一人一规划,有针对性。因为每个人的个性的特点不一样,文化程度也不同,所以学习一定也要个性化。

需要精心设计和打造

  在刘德恩看来,现在的规划辅导是分层的。一是普及性培训:以讲座为主,也会有专题展览会发手册的形式,或是模块课程。讲座的成本低,效率高。二是专题性辅导:对于运动员生涯转化(退役前,一线运动员上大学,二线变一线)的交接期可能需要一些专题指导。三是疑难案例的解决:少数运动员可能问题比较复杂,不是一次辅导或是活动就能解决的。家庭、个性或心理、生理创伤,都需要系统的辅导。
  盛茂武也表示,做好在役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更好的延长运动寿命。一部分老运动员,会对未来的工作考虑过多而影响训练。如何做好协调工作,只有通过个案化的处理,才能解决。
  盛茂武认为,在运动的职业生涯中,还是要对未来发展有一个提前准备,能够抽出时间完成大学学业,因为大学文凭是进入社会最起码的门槛,当然要在大学真正学到东西才行。要对运动员的能力、个性爱好、未来职业发展有一个评估。最后一点是要激发运动员的自觉学习意识,不是等靠国家分配工作。

运动员可以为自己而努力

  盛茂武的实践过程中发现,现在运动员训练中出现问题有人帮助来解决,未来出现问题怎么办?所以我们要引入职业生涯规划,要有一些外部的力量介入,介入就是引导,就是让他认识到问题。
  运动员如何能够为延长自己运动生涯寿命做些努力?盛茂武说,因为老运动,伤病都很常见,还有体能的恢复问题,所以要克服很多困难。我们应该给这样的运动员更多的支持,因为越早进行职业转换,在后面的职业生涯将会获得更多的机会。  
  盛茂武分析说,教练员有成绩任务,希望运动员不受其他的干扰。从运动员来讲,接触到外面更多的事物后可能就会受到一些影响,认为干脆我退役吧,文凭有了,能够到社会上去生存了,那我就可以不练了,于是出现了训练不积极的情况。未来有保障了,但是是不是能够让运动员安心训练,延长职业生涯,还要打个问号,需要找出办法加以解决。
  “在役运动员职业发展培训十分重要”,盛茂武说,如果绝大多数运动员职业转化都很困难,那谁还会选择做运动员呢。对于国家而言,是体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包括国际奥委会也有相关的机构,帮助运动员更好的适应社会,让更多人愿意从事这个项目。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