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山滑雪集训队的目标:站上小海坨

  在新赛季动员大会上,作为敢打敢拼典型被提及的国家高山滑雪集训队,在所有项目队中将第一个迎来北京冬奥会测试赛。刚刚结束了在智利为期40天的国外训练,队伍10月20日到达奥地利,展开了第二阶段的外训。

  而队里今年训练的主要目标,就是要在明年2月初之前,取得在小海坨赛场进行的国际雪联高山滑雪世界杯延庆站的参赛资格,这也将是北京冬奥会的首场测试赛。“这样一来,我们原来3年的目标,也就是获得冬奥会参赛资格的目标,变成了1年目标。”国家高山滑雪国家集训队领队高学东说。

  刚刚调研完即将完工的小海坨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高学东对它的评价是“世界上难度最大的赛道之一”。“小海坨山体陡峭,赛道都设计在山梁上,坡度陡,难度大,一旦滑出赛道,就是沟壑,直接山底见了。不似国外山体大多浑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馒头山’,从山顶上下来,四面都是雪道。”

  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所以在智利第一阶段的训练在进行了7天的基础技术后,直奔那里高山滑雪的最难点——滑降。由于天气及雪道情况较好,队伍按计划进行了7天高质量的滑降训练。期间有几天受大风影响,山顶半段的缆车经常无法正常运行,队里就租用雪地摩托车,运送运动员上山,保证训练顺利进行。这里的训练场地的地形和地势十分适合进行速度项目的基础技术训练,宽阔的场地、高低起伏的地势给不同类型的滑降技术训练及旗门设置提供了足够的空间。虽然10名运动员有6人是首次接触滑降雪板,但通过几天的训练,运动员的安全感、自信心都得到了增强,身体姿态、重心位置等技术动作的准确性明显加强。在高学东的训练记录上,也认真记着每一天的训练内容、训练完成情况以及每一位运动员每一滑的表现。

  训练中,国家高山滑雪集训队还与乌克兰、安多拉、智利等国家进行了共同训练,运动员通过比较学习,进步明显,从落后2-3秒,进步到偶尔能够领先0.5-0.6秒。

  在第一阶段智利的集训中,由6名外籍教练员组成的外教团队就已经正式开始了他们在国家高山滑雪队为3年的执教工作。经过一个多月的磨合,外教和中方教练员、运动员已经熟悉起来,外籍教练为队伍带来了先进的滑雪理念和技术训练手段,“因为我们原来的基础是空白,所以他们带来的一切都是新鲜的。”高学东说。

  高山滑雪是一项高危险的运动,尤其是作为原始的极限运动——滑降项目,一旦出现摔倒后果常常十分严重。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国的高山滑雪队仅有张洋铭和孔凡影1男1女2名运动员获得了参赛资格,且都只参加了技术项目的比赛。而在速度项目——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中都无人参赛。为了实现2022年北京冬奥会“全项目参赛”的目标,高山滑雪队组成了“敢死队”,面对极限挑战,义无反顾,在速度面前没有人退缩。而从教练员和管理人员方面,也为队员们配备了最好的医疗资源,同时在训练中格外注意安全问题。“我们的优秀运动员本来就不多,因此一定要注意从各方面减少受伤的几率,把保障运动员安全放在首位。同时加强运动员的学习和训练,由教练传授更多应对危险时的经验方法,并针对性地做这方面的训练。”高学东说,“同时我们也激励运动员敢于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打造‘不畏艰险、能征善战、作风优良’的队魂。我们的目标,就是要站上小海坨。”(转自10月25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