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筹办首届全国帕友乒乓球邀请赛
继去年12月成功举办首届上海市帕金森乒乓球锦标赛后,上海今年还将筹办首届全国帕金森乒乓球邀请赛。在第29个世界帕金森病日(4月11日)到来之际,上海市乒乓球协会主办了“聚力战帕谋发展 乒乓赋能护健康”主题活动,中国乒协副主席王励勤公布了上述消息。
帕金森病是第二大中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约有350万患者。目前,运动干预已成为国际关注的治疗手段之一,国外有案例显示,患者打乒乓球6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
在此次主题活动上,体育、医疗、社会组织的各界人士齐聚,共探体卫融合防“帕”战“帕” 之道。沪上“乒乓战帕”发起人、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希望借体卫融合,帮助更多帕金森患者,他认为乒乓球能在医疗领域发挥独特作用。
长期研究帕金森病的上海龙华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叶青表示,从安全性、专业性等方面考虑,打乒乓球适合帕金森患者。其技术特点有助于改善患者平衡感、身体协调性,增强肌肉记忆,提升手眼协调与认知功能,还能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患帕金森13年的刘圣萍对此深有体会。他是两届帕金森乒乓球世锦赛男单冠军,乒乓球让他重拾生活信心,他称这是药物无法比拟的。
在上海市乒协发起的“乒乓战帕”公益项目中,黄浦区体育馆成为首个向帕友公益开放的乒乓球场所,长宁区周家桥街道是首个开展相关干预项目的社区试点,好望角医院已举办33次“乒乓战帕”活动,累计服务392人次。奥运冠军樊振东担任公益大使,吸引更多关注。
王励勤表示,未来将拓展乒乓球场地,完善设施,为帕友打造更优运动环境。还将邀请专业教练,为帕友制定训练方案,助力他们科学锻炼,提升球技,实现自我价值。上海正通过“乒乓战帕”,为帕金森患者的生活带来更多希望与改变。(转自4月11日《中国体育报》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