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往昔荣耀 激励年轻一代

3月23日,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温馨又不失庄重,李汉亭、巩晓彬、杨洁、苗立杰、马清盛、郭玉佩和三位中国篮球先行者李震中、吴成章、黄烈正式成为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人物。从2022年第一届名人堂开始,目前已经有42位名人堂人物和3个集体进入这个承载荣耀的篮球殿堂。

作为中国篮球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中国篮球名人堂通过传承篮球名宿们丰富的篮球经历和为国争光的拼搏精神,激励年轻一代,感受中国篮球的积淀与魅力。

激励当下 面向未来

中国篮球名人堂的意义绝不仅仅是对篮球名宿前辈们的褒扬和铭记,更是通过这样一种仪式传递出在他们身上凝聚的中国篮球文化和体育精神。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中国篮球名人堂的前辈们正是用他们的拼搏经历、取得的荣誉和言传身教激励当下的年轻球员。

苗立杰表示:“篮球精神文化的传承至关重要,能让后辈们感知作为篮球人的光荣。”苗立杰期望年轻一代在创新的同时,守住老一辈的篮球精神和文化传统,让中国篮球发展得越来越好。巩晓彬也说道:“名人堂延续了前辈们的精神传承,让年轻人了解过去的经历,使篮球文化、拼搏精神得以代代相传。”

蒋兴权殷切寄语后辈:“为了让我国篮球事业不断攀升,咱们大家再努一把力,希望大家在这方面能作出卓越的贡献。”

前辈们的一片真心也换来了年轻球员的热忱回应。随队观摩入堂仪式的国家U16女篮队员孙晗昀表示:“这次名人堂活动让我收获满满,前辈们的经历各有特色,都让我印象深刻。”U19女篮队员王嘉欣兴奋地说:“我特别开心能参加这次活动,见到了很多前辈,让我在篮球方面有了更多见解,未来也更有动力。”在前辈们的激励下,年轻球员们将更加勇敢、拼搏,为中国篮球的未来创造更多可能。

名人堂在行动

除了入堂仪式外,名人堂成员持续在各领域、多形式开展主题活动,普及篮球运动,推动中国篮球文化建设。

3月22日,名人堂成员和篮球名宿为国家U19女篮、国家U16女篮、清华女篮一队、清华男篮二队和清华女篮二队上了一场生动扎实的公开训练课。名人堂成员作为教练,现场带领球员们进行了8轮10分钟的训练,每位名宿针对性地提供了不同的训练内容,为球员们进行全方位指导。胡卫东向小球员们讲解道:“突破要有幅度,要有速度,还得有力量,随时准备去对抗。”柳青给球员们带来了一堂勾手投篮训练课,并且语重心长地传授赛场经验,“在篮球场上一定要有狠劲,要是想打好篮球,就得瞪起眼睛,别怕防守。”苗立杰对球员们的传球做了针对性分析,严抠细节动作。巩晓彬在弧顶位置为球员们讲解投篮要点,确保出手命中率。头发花白的蒋兴权一直在旁边注视着年轻队员的训练,眼神里透露着欣慰,这何尝不是一种传承。

此前,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匡鲁彬、丛学娣还曾到昆明海埂基地,面对面与中国U18男、女篮的年轻队员进行交流指导。中国篮球名人堂成员宋晓波和李昕走进云南蒙自市凤凰小学,临时担任凤凰小学男、女篮教练,在基层燃动传承之火。

名人堂在行动,传递的是中国篮球的温度和力量。

讲好中国篮球故事

作为讲好中国篮球故事的重要载体,中国篮球名人堂是连接中国篮球前辈与后辈的桥梁。

93岁的郭玉佩是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的首位杰出裁判员。1952年郭玉佩进入八一男篮,1956年开始从事裁判工作。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批国际级裁判员,他为中国篮球作出了卓越贡献。郭玉佩“十年学俄语,十年学英语”,编写并翻译了大批篮球裁判著作,78岁高龄还在翻译篮球规则。为中国篮球倾注一生热血的他振臂说出的“公生明,廉生威”,深深感动了现场所有人。

中国篮球名人堂承载着篮球前辈们的辉煌过往,凝聚历史荣光,弘扬体育精神,用中国篮球故事激励着当代篮球人奋进,推动中国篮球事业蓬勃发展。(转自3月28日《中国体育报》04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