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项目人才厚增 备战冬奥信心倍增——花样滑冰默默耕耘
在冬奥会上,中国双人滑组合两度夺金,女子单人滑收获两枚铜牌,男子单人滑也取得过第四名的历史最好成绩,中国运动员在以欧美选手、教练、裁判为主流的国际舞台逐渐占有一席之地。不可否认的是,平昌冬奥会后我国花滑选手面临着后备凋零的局面,北京冬奥会在双人滑、冰舞和男单项目上仍是老面孔,女单项目缺乏竞争力。“米兰周期”形势更为严峻,国际赛场仍是老将当家,新鲜血液尚未转化为硬实力。
“十四冬”花滑赛场为选手们打造了国内赛事的最高平台,青年组和公开组两个赛场皆有亮点出现,联合培养机制在花样滑冰项目取得可喜成果,年轻小将在女子单人滑、双人滑项目都有令人欣喜的表现。北京队包揽了女子单人滑青年组前3名,王一涵、高诗棋、李若瑭在北京冬奥会后恢复的花样滑冰俱乐部联赛中获得锻炼,在“十四冬”赛场展示了北京队近年来深耕花滑的成果。
女子单人滑公开组前3名中,获得银牌的安香怡已是年龄最大的选手,而她今年只有17岁,刚刚在国际比赛中转入成年组。金牌获得者金书贤仅12岁,铜牌获得者张梦琪也只有15岁,她们或许赶不上米兰周期,但是她们将持续推动中国女单的进步和发展。金书贤年纪虽小,但个人风格成熟稳定,自由滑比赛中顶住压力完美呈现,展现出这名小将的“大心脏”。她在赛后表示,她已在训练中向四周跳发起挑战,只要能够保持状态顺利度过发育关,减少伤病困扰,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转自2月27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