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对标米兰全部设项 新项目百花齐放

“十四冬”是中国冰雪健儿在米兰冬奥会赛前的一次大规模练兵,在项目设置上全面对标米兰冬奥会,做到了全部设项,这是此前冬运会从来没有的。“十四冬”共设8个大项、16个分项、176个小项。一批新兴项目在冬运会迎来首秀,让走到第十四届的冬运会焕发新生。

滑雪登山成为米兰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十四冬”首次设立滑雪登山,共设男、女短距离和混合接力3个小项。2月初,来自全国的16支代表队在扎兰屯赛区完成了该项比赛。西藏自治区代表队的玉珍拉姆与吉林选手张成浩分别斩获女子和男子项目金牌,吉林队夺得混合接力金牌,书写了该项目在全国冬运会的历史。

“十四冬”新生项目主要集中在雪上,它们大多是以申办、主办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发展起来的。首次亮相冬运会,就展现了青春活力。

苏翊鸣在北京冬奥会单板滑雪大跳台夺冠、坡面障碍技巧摘银,让这两个项目备受关注。这两个项目在我国开展较晚,本届冬运会是首次设项,共产生8枚金牌,两个项目均设有男、女公开赛组和青年组。公开组备受关注的依然是苏翊鸣,在扎兰屯赛区,他连续上演逆转好戏,拿到双冠。

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同是本届冬运会新增项目。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和单板滑雪障碍追逐在凉城赛区,首次亮相全国冬运会,分别设有公开组、青年组男子、女子4个组别。

这些新兴项目从参赛队伍到比赛成绩不再是北方传统强队独大,呈现出百花齐放格局,上海、广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等南方队伍相继亮相。这些项目加入冬运会“大家庭”后,为运动员搭建了成长平台,进一步推动项目发展,使其更加扎实和可持续。

赵嘉文获得北京冬奥会北欧两项冬奥会入场券,为完成“全项目参赛”的目标拼上了重要的一块拼图。“十四冬”首次设立北欧两项,共有41人参与竞争。团体项目,除黑龙江、吉林冰雪强省外,四川、宁夏、河北、云南、江西5个省区也组队参赛。

相比“十三冬”,跳台滑雪项目在男、女标准台之外增设了男、女大跳台和团体项目,高山滑雪在公开组增设了滑降和超级大回转两个竞速类项目。在“十四冬”赛场上,男子滑降项目共有39人报名参赛且全部完赛,女子滑降有24人参赛,其中22人完赛。

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国家集训队2015年成立,3个车橇项目于“十四冬”开幕前在北京延庆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结束比赛。与世界杯滑行两轮不同,“十四冬”雪车比赛对标冬奥会采用四轮滑行。钢架雪车混合团体比赛是米兰冬奥会新增项目,每队派出男女选手各一人,两名选手各滑行一轮,两轮成绩相加用时最少的队伍方可获胜。“十四冬”雪橇比赛共产生男女双人、男女单人、团体接力5枚金牌。其中,女子双人雪橇是2026年米兰冬奥会新增项目,“十四冬”也对标冬奥会增设该项目。(转自2月26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