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冬”海拉尔赛区——寒冷冬天的暖意浓浓

在海拉尔赛区,经过初轮双向选择,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十四冬”筹委会志愿者服务部和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的面试,来自呼伦贝尔学院的900名学生、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的400名学生及自治区筹委会志愿者服务部选派的50名志愿者(北京志愿服务团20名志愿者)共1350人,组成了海拉尔赛区志愿者服务团队。

“十四冬”呼伦贝尔执委会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工作人员德荣阁介绍,在选人用人方面,有计划地按比例倾向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比如把冰雪运动专业的学生分配到真正适合他们的岗位上。一来他们对这份工作感兴趣,二来具备专业性。”

“说到志愿者服务的岗位,几乎包含整个‘十四冬’的每一项工作,可以说是全覆盖。”德荣阁负责志愿者的管理调度,对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难点一清二楚,虽然岗位不同,但每一名志愿者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在很多人们看不到、镜头关注不到的地方,依然有我们的志愿者坚守岗位。就拿开幕式来说,有近60名安保志愿者分布在开幕式场馆的各个角落,比如演员候场区、地下一层运动员热身区,都有志愿者服务。”

凡是参与到“十四冬”的教练员、运动员、裁判、记者、观众……无不接受过“小雪团”的服务和引导,他们热情礼貌的态度,在寒冷的冬天带给人们浓浓暖意。

海拉尔赛区志愿者专业周到的服务,得益于高质量培训和演练。志愿者培训工作分三个层次推进,首先是12次通识培训,按照筹委会志愿者服务部工作要求,持续开展志愿者培训。其次是专项培训,目前各用人工作部门(点位)共开展专项培训17次。再次是志愿者参与各类全要素演练15次,为深度融合各个领域开展服务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工作时间较长、服务人员多、岗位要求多……志愿者每天的工作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一方面,志愿者在接受这份工作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建设,心理素质都很棒。”德荣阁说,“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任何问题,每名志愿者都能随时同志愿者服务工作部的工作人员、志愿者带队教师及时沟通解决。”

志愿者服务工作部、志愿者派出高校还为志愿者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和综合素质拓展,小年夜为大家组织了联欢会,大年三十一起包饺子……虽然很多同学是第一次离家过年,但在志愿者团队中,他们都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转自2月23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