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与现代在西子湖畔交织——“一馆一策”提升服务水准

“我们对讲机24小时不离手,方便大家及时沟通,保障场馆顺利运行,提供优质服务。”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馆运行团队媒体副指挥长郑诚介绍。

杭州亚运会根据56个竞赛场馆不同的特色及环境,形成“一馆一策”的运行方案,助力场馆设施运维机制的建立及环境打造,做到“主动服务、靠前服务、精准服务”。

举办男排比赛的中国轻纺城体育中心体育馆2019年进行改造、提升。场馆的观众通道铺设了彩色地胶,从远处看像七彩丝带。“这样的改变,在安全、舒适、美观上均有提升,也与轻纺城的称呼更契合。”郑诚说。该馆原为篮球馆,为适应排球比赛需求,重新铺设了7.5毫米厚的地胶,提升了灯光照明设施,可以快速照明,拥有四种模式。此外,场馆内还随处可见“时间”。“体育赛事对时间的要求精确,这些标准时钟背后是时间服务器,不断校正误差,72小时内误差小于千分之一秒。”郑诚说。

亚运羽毛球场馆滨江体育馆去年3月完成改造,在外围新建了媒体中心和安保中心,内部增加了无障碍设施,还重新设计了灯光系统。“羽毛球体积小、速度快,对灯光的要求更高,一旦有眩光,容易影响运动员发挥。改造中,场馆重点布置了垂直光源的灯光系统,确保赛场内亮度均匀柔和、不刺眼。”滨江体育馆场馆运行主管汤国鸿介绍。为更好服务观众,该馆还在二层平台增设餐饮售卖点和亚运特许商品零售店。西门入口处新设一处无人超市,可通过人脸识别或扫描二维码进入,通过全覆盖的监控与自动结算机完成购物。

为提升服务质量,给运动员和观众带来良好的赛事体验,杭州亚运会建立了“以竞赛为核心、以场馆为基础、以属地为保障”的赛事运行指挥体系,“一场一馆一方案”工作体系。每个场馆都会有一本多达200多页的“一馆一策”运行方案,涉及场馆介绍、主要功能、赛事概况等。因为有了“一馆一策”的运行方案,运动员可以在更高标准的场地上竞技,观众能拥有更好的观赛体验。(转自9月25日《中国体育报》06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