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广东省运会佛山代表团交出高分答卷

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日前在清远落幕。记者从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获悉:作为广东省内各城市的体育“大考”,佛山体育健儿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佛山代表团以金牌83.75枚、团体总分6730.6分取得了金牌数和总分均居全省第四的成绩,这是近三届省运会的最好成绩,并在群众体育组10个大项的竞逐中收获17个一等奖,同时获得省运会体育道德风尚奖和群体体育组优秀组织奖,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佛山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佛山体育代表团多点开花,拳头项目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弱势项目取得突破,生动诠释了全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实现突破 多项目创历史佳绩

本届广东省运会,佛山派出1953名运动员参加44个大项比赛,参赛项目、参赛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且取得不少新突破。

在前半程赛事中,佛山市乒乓球队获得5.25金、3银、3.75铜,总分229.875分,创造十六年来佛山参加省运会该项目比赛最好成绩;摔跤队获7金、5银、14铜,总分373.5分,是自2006年第十二届省运会(佛山承办)以来最好成绩;赛艇队获6金、5银、9铜,316分,皮划艇队4金、5银、8铜,360分,武术套路队获6金、5银、3铜,316分,均创造了佛山参加省运会该项目比赛的最好成绩。

进入后半程赛事,在上一届省运会仅获得2金的佛山田径队,掀起了一波夺金狂潮,6天内在跑、跳、投等多个项目上取得12金、7银、10铜,619分,刷新了佛山田径项目异地参加省运会的最优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花样游泳队喜获金牌,超出预期;举重队夺得4金,远超上届;体操队投入小产出大,勇夺4.5金,202.5分,双倍完成任务;射击飞碟队无惧困难,超额完成任务。

一次次突破,是运动员奋力拼搏的结果,也是一大批基层优秀教练员勇挑重担、辛勤工作的成果。

亮点频出 新星不断涌现

省运会是发现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大舞台,也是一个地区综合发展水平和精神面貌的集中展示。盘点佛山小将在省运会正赛期间表现,可谓遍地开花,亮点纷呈,他们在近20个大项上摘得68.25枚金牌,展现了较高的竞技水平和运动素养。

佛山代表团先后涌现5名“三金王”。已入选国家乒乓球二队的纵歌曼包揽了女子甲组单打、双打、团队3枚金牌;全能型选手何芷仪不仅拿下武术散打女子乙组自选长拳、剑术+枪术两枚金牌,还与队员合力摘得男女混合集体基本功冠军;17岁的王绪铖勇夺皮划艇乙组男子5公里皮艇团体、1000米单人皮艇、1000米双人皮艇3枚金牌。田径比赛中,两位“小飞人”——13岁的黄婉彤和14岁的周智亮荣当“三金王”。

在省运会射击男子步枪比赛上,佛山运动员梁政涛以246.3环的成绩破男子10米气步枪个人(60发)甲组245.2环的决赛省纪录,是佛山参加本届省运会唯一一个破纪录的项目。

另外,佛山市在运动员输送、参加奥运会和全运会等奖励计牌计分中取得成效,计入省运会15.5金列全省第三位,已输送至乒乓球国少队的黄旭男等一批优秀后备人才同样发挥出色,为佛山代表团创造佳绩奠定基础。

“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的厚度,将决定未来佛山竞技体育的高度。”佛山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佛山市为推动竞技和青少年体育发展,搭建了多层次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除6所各级各类体校外,还有省级传统校28所,市级传统校、网点校111所,区级传统校、网点校255所,以及青少年俱乐部27所等,训练项目34个,为发现和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优势突出 全民健身赋能体育强市

竞技体育离不开群众基础,只有全民健身水平持续提高,才能保证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不断涌现。随着佛山深入推进徒步、篮球、龙舟、武术、龙狮等具有佛山特色的全民健身群众性品牌活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迅速。佛山代表团在本届省运会群众体育组比赛中同样表现突出,斩获一等奖17个、二等奖39个、三等奖41个,列全省地市级第一名。

作为“武术名城”,佛山武术人口达60万人。扎实的群众基础,为佛山代表团在本届省运会武术类比赛争金夺银增强了底气。而与武术渊源颇深的龙狮运动,自然也是佛山代表团在群众体育组的主要优势项目。

去年,龙舟比赛首次被列为省运会项目,佛山队便成为该项目最大赢家——报名参加了8项比赛,包揽了8个一等奖。“世界龙舟看中国,中国龙舟看佛山”,佛山龙舟文化源远流长、群众基础广泛。据统计,全市每年各类龙舟赛事超过500场,仅2019年参与市内举办活动的龙舟队伍1602支,运动员超3万人,现场观众59.11万人次,网络观众521.5万人次。

本次省运会的捷报,将进一步激发佛山全民健身热潮,佛山市文广旅体局计划通过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新建或改造提升105个社区体育公园等举措,加快推进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入推动群众体育全面发展。(转自5月11日《中国体育报》02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