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继参加国内两大赛事——羽坛小将在磨砺中成长
从2022年12月16日到2023年1月6日,国内羽坛两大赛事全国羽毛球锦标赛和全国冠军赛接连在厦门进行,一共25支队伍参赛,500多名运动员参赛。由于备战新赛季国际比赛,国家队球员并没有参加这两项比赛,国家集训队、国青队和地方队球员成为参赛者,他们多是年轻小将,通过比赛接受磨砺,也收获成长。
两年前的王正行在全国锦标赛男团决赛决胜场中战胜浙江队前国手黄宇翔,帮助湖南队首次捧得男团冠军奖杯,当时王正行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也一战成名。这一次来到厦门,他已经是国家集训队的一员,20岁的他也已经感受到了更小队员冲击。同时,他受到了伤病的困扰,在来到厦门之初,他的大腿就出现了拉伤情况。面对这些考验,王正行勇敢面对。
全国锦标赛男单决赛,面对小自己两岁的国青队选手朱轩辰,双方打满三局,王正行在第二局15比19落后的情况下,绝地反击,最终2比1逆转取胜夺得冠军。获胜后,他双膝跪地,大声呐喊庆祝。“自己很想拿这个冠军,比赛落后时也是一直在坚持,一分分去追。”王正行坦言,“两年前自己是小队员,这次算是被别人冲击的大队员,这个冠军让我的信心提升了很多。”
同样经历伤病磨砺的还有浙江女单球员韩千禧,作为前国家集训队队员,韩千禧在2021年因为在训练中膝盖半月板受伤,从国家集训队回到了地方队养伤,全国锦标赛是她伤愈复出后的第一个比赛。能够拿到冠军,韩千禧很开心。“这是对我康复效果的认可,一开始参赛心里也没有底,但比赛的检验效果不错,让我更有信心。”
国家集训队的孙超在全国冠军赛的混合团体决赛顶住压力,在第四场男单对决中,2比0击败广东队的苏瀚森,帮助浙江队夺得冠军。此外,全国锦标赛女单亚军戴望也来自国家集训队。
通过这次比赛,国家集训队的队员们检验了前一段时间的训练成果,得到了锻炼,也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他们希望在今年的调赛中,能够向国家队球员发起冲击,“冲进国家一队”是他们共同的目标。
这次比赛也是国青队球员展示自己的舞台,袁安琪、周川又、潘胤龙、朱一珺、王汀戈等都有不错的表现,尤其是男单小将朱轩辰。虽然在决赛1比2惜败给王正行,但一路晋级决赛,面对的都是比自己年龄较大的球员,打出了拼劲,也收获了很多。“这次比赛高水平的选手很多,自己一场场打,进入决赛算是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决赛第二局最后领先的时候,比较着急,对球的要求太高了,打得不够冷静。决胜局,没有第一局、第二局的韧性,关键分的心态上出现问题。这是我今后训练中要继续提高的地方。”朱轩辰坦言。
相比全国锦标赛,各队在冠军赛更多是练兵。由于赛程短,很多球员都在决赛前遭遇了一天双赛的情况,但大家都靠意志品质坚持下来,也在一场场比赛的磨砺中实现进步。冠军赛混合团体两场半决赛都打到了决胜场决胜局才分出胜负,小将们在场上每球必争,每分必拼。尽管技术的发挥还有起伏,但不论领先落后在场上都积极主动,全力去拼。
浙江队目前的女单人才比较多,既有在国家队的陈雨菲,也有在全国锦标赛夺冠的韩千禧,但在全国冠军赛混合团体赛中,球队派出的是吕学舟,旨在锻炼更多年轻球员。在冠军赛混合团体赛决赛中,吕学舟顶住压力为球队拿到了第二分,也是球队最终夺冠的关键人物,而此前的几场比赛她都遭遇了输球。能够走出失利的阴影,吕学舟表示关键在于抛开杂念。“前几场没有把握住,自己感觉比较可惜,决赛这场球更多是让自己不能沉浸在之前输球的情绪中,要考虑整个团队,尽可能为团队拿分。”吕学舟说。在团体赛决赛女单比赛中,两局比赛中段她都遭到对手的冲击,但都顶住了,吕学舟表示是前几场输球累积的经验。“比赛中先让自己不要主动去犯错,不轻易丢分,哪怕是多拍丢分,也是对对手的消耗,做到每一分,每一个球的处理都更严谨。”吕学舟表示。(转自1月6日《中国体育报》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