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征集十年规划意见建议——中国国象协会强化后备人才培养规划
直面我国国际象棋在人才梯队建设方面面临的挑战,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在10月13日公布了《中国国际象棋后备人才培养规划(2022-2032)》的征求意见稿。针对后备人才培养十年规划,公开征求意见建议,时间为期一周。
规划的征求意见稿主要包括8个方面的内容,系统分析了我国国际象棋后备人才的发展现状,指出了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后备人才的战略目标。征求意见稿将十年规划进一步细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在继续保持竞技能力较为突出的同时,大力推进和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综合素质发展,加大与社会和教育部门的合作共赢,最大限度地实现体育与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融合促进,从夯实学校国际象棋基础、强化青少年三级培训体系建设、完善基层组织向国家队输送人才的渠道、推动社会力量参与等方面,着力推动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针对青少年国际象棋训练工作,征求意见稿提出将着力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坚持“培养兴趣,选好苗子,打好基础,科学训练,积极提高”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国际象棋项目制胜规律、青少年运动管理规律,严格按照青少年国际象棋项目训练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扎实的训练,促进青少年棋手国际象棋基本技能的全面提高。同时还要提高选材育才水平,建立健全国际象棋后备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完善青少年选材育才专家和服务团队,建立人才档案,定期开展测试评估和科学追踪,对重点青少年棋手进行跟踪监测,国家队和省市队的选拔体制要更加放开,面向各种渠道培养出来的后备人才。另外还要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鼓励、支持退役运动员从事教练工作,完善各级教练员注册、登记、培训和管理制度,有序开展教练员从业资格和等级认证工作,不断提高教练员队伍整体素质、执教能力和水平,优化教练的工作环境,在国家队教练中引入竞争机制。
另外,征求意见稿还针对创新发展青少年国际象棋竞赛体系、推进青少年国际象棋培训主体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说明。本次征求意见的截止时间是10月20日。(转自10月17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