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健儿征战国际赛场——羽毛球队海外征战收获14金
从今年3月至今,中国羽毛球队已经在海外连续集训和比赛3个多月,陆续参加了10站比赛,斩获14枚金牌。混双依旧是国羽最稳定的夺冠项目,男双、男单都呈现了进步态势。
从3月的德国公开赛开始,国羽接连参加了全英公开赛、韩国公开赛、韩国大师赛、亚锦赛、汤尤杯、泰国公开赛、印尼大师赛、印尼公开赛,目前正在征战马来西亚公开赛,截至目前一共收获了14枚金牌,成绩最好的两站比赛是亚锦赛和印尼大师赛,都拿到了3金1银。
在5个单项中,国羽成绩最稳定的依旧是混双,摘得5个冠军,其中重新合体的王牌组合郑思维/黄雅琼从亚锦赛开始接连拿到4个冠军,另外一个由奥运冠军王懿律/黄东萍在韩国大师赛上获得。
国羽女单在今年呈现出集体进步的局面,收获的4个冠军来自3个人,何冰娇摘得德国公开赛和韩国大师赛的冠军,陈雨菲夺得印尼大师赛冠军,“00后”小将王祉怡拿到了亚锦赛冠军。在多次比赛中,都出现了女单四强有3位中国姑娘的情况。
女双项目依旧靠陈清晨/贾一凡独挑大梁,她们收获了德国公开赛、亚锦赛和印尼大师赛3个冠军。但一旦“凡尘”组合状态出现起伏,国羽女双就难以有太多亮眼表现。今年新配对的郑雨/张殊贤闯入过德国和泰国公开赛四强,也拿到过全英赛亚军,但整体实力和稳定性都与顶尖组合有差距,还需要更多磨练。
目前处于困难时期的国羽男单和男双虽然成绩不太亮眼,各自只拿到一冠,但一直在积极向前。韩国公开赛上翁泓阳夺冠,打破了国羽男单两年半的国际赛事冠军荒。在汤姆斯杯无缘四强后,国羽男单暴露出打法的问题也在近几站比赛得到改进,“00后”李诗沣拿到了泰国公开赛亚军,赵俊鹏也获得了印尼公开赛亚军。
男双方面,由于都是在今年新配对的组合,赛季初整体表现一般,但是在最近两站比赛连续带来惊喜。“00后”王昶/粱伟铿获得印尼大师赛亚军,刘雨辰/欧烜屹在本赛季第三次进入决赛后,终于实现了金牌的突破,拿到印尼公开赛冠军。
由于世界排名较低,国羽男单和男双参加高级别比赛的人数较少,这是目前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还需要更多人参与到高级别比赛中,才能实现这两个项目集体进步的目标。
接下来国羽还有一系列比赛要参加,包括8月进行的世锦赛,对于国羽来说,连续征战中如何做好体能保障、如何维持良好的状态都是重要的考验。
进入巴黎周期,通过上半年的一系列比赛发现,世界羽坛格局与东京周期相比有一些改变,但并没有太大变化。
东京奥运会冠军、丹麦选手阿萨尔森进入到“无解”状态,连续摘得男单冠军,马来西亚名将李梓嘉或许是现阶段能够给他冲击力最大的选手。女单方面依旧是百花齐放的竞争态势,中国台北的戴资颖、日本的山口茜以及陈雨菲等中国几位选手等都具备夺冠的实力。印尼队在男双方面具备集团优势,但是在比赛的发挥上缺乏稳定性。女双的较量主要在中日韩之间展开,但泰国、印尼选手都具备冲击的能力。混双格局和东京周期相似,日本的渡边勇大/东野有纱、泰国的德差波/沙西丽组合依然是国羽的最主要的竞争对手,不过韩国组合徐承宰/蔡侑玎进步较快,在印尼大师赛上战胜了“黄鸭”组合,实力不容小觑。(转自7月1日《中国体育报》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