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梦 奔向美好未来——北京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圆满结束

3月4日上午,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火炬接力在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和北京冬奥组委驻地进行。当晚,采集自英国曼德维尔和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9路火种,汇集而成官方火种后点燃“飞扬”火炬,经过500余名火炬手的传递运行,最终亮相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

传递自强不息的精神

一大早,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气氛热烈,观众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等待火炬接力开始。阳光逐渐穿透云层,温暖的光束撒向人群,火炬手、北京市轮椅篮球队队员代佳梦露出亲切的笑容,随着9点仪式开始,她紧握“飞扬”火炬入场,以“春之声”雕塑为起点开启第一棒火炬传递。“火炬重吗?”记者问,代佳梦说:“火炬不重,但是它在我心里的分量特别重。”北京市残疾人文化体育指导中心是代佳梦曾经的训练基地,对她来说“回到梦开始的地方”进行火炬传递是一种激励。

“作为一名残疾人工作者能参与火炬传递,心情特别激动!我想把爱心传递下去,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残疾人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张晓成在北京市平谷区特教中心从事特殊教育工作近30年,在冬残奥会的带动下,学校组建了冰雪运动队,体育运动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快乐。张晓成说:“政策越来越好,孩子们正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康复、教育、就业、养老都在积极发展,也达到了家长和亲友们的愿望。”张晓成认为,残健融合的理念在北京冬残奥会中格外突出,能够让残障人士走入社会,过上幸福的生活是大家共同的目标。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全国青联委员刘岩是最后一棒火炬手,她在观众“一起向未来”的呼声中,将“飞扬”火炬再次带回到“春之声”雕塑前收火。是终点也是起点,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将无限传递下去,为更多人带去生之希望,刘岩就是这种精神最好的象征。2008年,她本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进行唯一一段独舞表演,但因彩排中的一场意外,她从3米高处摔下,导致脊髓完全性损伤。但她没有放弃,坐在轮椅上跳舞、攻读博士学位、为自闭症儿童开办公益舞蹈课,她的生命因此重放光彩。刘岩说:“虽然我没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表演,但今年参与火炬传递,我相信我的梦想在这一刻实现了。”

在现场,火炬手们纷纷表示,期待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成功举办,期望我国冬残奥健儿在赛场上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为祖国增光添彩。

追逐心中不灭的梦想

在北京冬奥组委驻地,火炬传递主题是“冬奥之家”。2015年,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随着北京冬奥组委入驻首钢园区,铁矿石储存筒仓为奥组委办公场所、高炉成为培训中心、滑雪大跳台场馆在冷却塔旁建成,这里不仅见证了首钢厂区的新生,更孕育着中国体育的冬奥梦想。在此传递体现了“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展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是北京夏季、冬季体育项目均衡发展的标志。

第一棒火炬手是来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中国一重的退休职工、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刘玉坤,双小腿截肢佩戴假肢的她虽然已经63岁,可是她自信阳光地握着火炬快步跑着,朝气蓬勃,丝毫看不到岁月的痕迹。从1992年巴塞罗那残奥会起,她一共得过22枚金牌。退役后,刘玉坤成立了迎冬奥志愿服务队,带领300多名志愿者进街道、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推广旱地冰壶,宣传奥运精神,推广冰雪运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冬奥会。“作为一名‘双奥志愿者’,我希望能把我得到的所有的爱都传递给社会,让这个社会更温暖,大家都互相帮助。希望所有的运动员超越自己,展示出自信的中国运动员风貌!”刘玉坤说。

第二、三棒的共同传递来自右小臂缺失的北京市残疾人越野滑雪队教练员彭园园和高位截瘫的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淑亭。两名火炬手分别借助上肢和下肢助力外骨骼机器人进行火炬传递,尽显冬奥的科技特色。“能够和旁边的火炬手一起传递,看到我和她一样高地行走,太激动了!”经过5个月下肢助力外骨骼设备适配训练后,杨淑亭实现了直立行走传递火炬,让她感到更加自信,20岁时因车祸高位瘫痪,但杨淑亭面对人生的不幸,选择自强不息、乐观向上,靠经营工艺品淘宝店还清债务,赚到“第一桶金”。先后创建了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七七科技公司和扶贫车间,共带动全县700多户增收,贫困户220多户脱贫,残疾人59人就业脱贫,获得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杨淑亭表示,“火炬传递每踏出一步都是沉甸甸的荣誉,更是责任,希望我能给大家传递出更多希望,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3月2日至4日,金银色的“飞扬”火炬穿梭在学校、社区、图书馆等助残地标,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地标和现代科技园区,以及2008年北京夏残奥会的火种采集地。北京冬残奥火炬传递充分体现了“包容、融合、共享”的理念,展示了我国残疾人事业、残疾人运动发展成就,残疾人自强自立、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将永远定格在人们心间。(转自3月5日《中国体育报》03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