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艰苦中感受奋进的力量——复合型团队增加人才厚度

作为雪上项目中的基础大项,越野滑雪素有“雪上田径”之称,在北京冬奥会上共会产生12枚金牌。北京冬奥会的首枚和最后一枚金牌都在越野滑雪项目上产生,足见越野滑雪在冬奥舞台上的地位非同一般。从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开始,中国队就一直持续参与冬奥会越野滑雪项目的角逐,不过成绩较为靠后。

在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中国越野滑雪项目在原来比较薄弱的基础上构建人才梯队,组合复合型团队,队员们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在全部12个小项上都获得了参赛资格。

“我们的越野滑雪以往确实基础比较薄弱,因为从事的人少,刚开始组队的时候,可选的人比较少,范围也比较小。”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训练三部部长张蓓表示,在备战北京冬奥会的过程中,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不仅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扩大了选材面,而且组建了包括中外教练和专家的复合型教练和保障团队。随着这些年来冰雪运动“南展西扩东进”发展战略的实施,包括越野滑雪在内的很多冰雪项目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这为进一步夯实人才梯队建设提供了可能。

在人员构成和分布上,国家越野滑雪集训队呈现出一些比较鲜明的特点,过去人员主要来自于东北三省,现在运动员来自于山东、云南、新疆、西藏等14个省区市,分布更加广泛。特别是一些少数民族的年轻运动员迅速成长了起来,比如维吾尔族的迪妮格尔·衣拉木江、藏族的次仁占堆登上了北京冬奥会的赛场。更加年轻的处于第二梯队的普米族小伙古龙择仁、藏族的索朗曲珍和格桑曲珍等小将虽然没有参加北京冬奥会,但是已经成长为下个周期的重要储备力量。(转自2月16日《中国体育报》07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