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尽全力为运动员创造备战条件——记田径教练郑晓峰
郑晓峰教练曾是一名专业的田径运动员,从小热爱体育,但是作为运动员,他并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高度。退役后,郑晓峰来到安徽宿州符离镇第一小学当了一名体育老师。从那时起,他开始着重培养有运动天赋的小孩,并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们身上。
2007年5月,王春雨11岁的时候参加了安徽宿州符离镇的田径比赛后找到郑晓峰,但由于王春雨当时的成绩并不是十分突出,郑晓峰婉拒了她。随后,王春雨并没有放弃,多次给郑晓峰打电话表示希望能够跟随他训练。最终郑晓峰被王春雨的执着打动,收下了渴望训练、渴望提高的王春雨。郑晓峰坦言:“其实王春雨当时在我队里面是成绩最差的一个队员,但是她训练特别认真,逐渐就赶超了别人,成为成绩最好的那个。在我眼里,王春雨就是一个自律、心理素质好、身体条件也很不错的运动员。”
因为王春雨和一些队友的家离学校很远,为了练出好成绩,就一直住在郑晓峰家里。因为没有钱支持孩子们买训练器材和外出参赛,最困难的时候郑晓峰只能向农村信用社贷款。郑晓峰说:“我们是农村学校,所以学校也没钱支持,我只能自己想办法给孩子们买衣服,带他们去比赛。两年加一起贷了两万多块钱。”
好在后来孩子们出了成绩,引起了当地企业的关注。“我们镇有8家规模较大的烧鸡场,后来他们一直帮助我们,一开始给几百块的奖励,后来给一两千、两三千块。”再后来,随着王春雨成绩的提升,代表宿州市参加了安徽省的比赛,引起了省队的注意。就这样,郑晓峰带着王春雨一步步走到了国家队。
郑晓峰透露:“2011年的时候,15岁的王春雨取得了U16的世界最好成绩和亚洲当年的最好成绩。那时起,我就认为王春雨具备进入奥运会决赛的潜力。”随后,为了能让王春雨跑向更大的舞台,开始聘请世界著名教练执教。前前后后一共聘请了4个外教,王春雨作为力量速度型选手,外教们专注于让她“补短”。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王春雨的训练效果和生理机能都不是十分理想。王春雨每次成绩下降后,郑晓峰又要想办法提升她的成绩。2020年11月,郑晓峰带着王春雨在承德坝上训练基地集训时遇到了苏炳添的外教兰迪。兰迪在一次训练后,向郑晓峰提出了他的一些建议,这和郑晓峰“扬长”的思路不谋而合。之后,郑晓峰和兰迪通过微信进行交流,郑晓峰从中也得到了很多启发。
2021年6月的奥运选拔赛中,王春雨在大雨的情况下跑出了1分59秒42的成绩,成功拿到东京奥运会女子800米项目的入场券。东京奥运会上王春雨在决赛中跑出1分57秒00的个人最佳成绩,排名第五位,距离第三名仅差0.19秒,这给了郑晓峰很大的信心。郑晓峰希望巴黎奥运会上王春雨能够如愿站上领奖台。(转自1月14日《中国体育报》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