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精神 国人的集体记忆——球迷心中始终有女排精神指引
记得生命中出现“女排”两个字是在读小学的时候。因为爸爸是体育迷,也不知道是机缘巧合,还是爸爸对排球的偏爱,通常电视里都是中国女排的比赛。跟着爸爸一起看球的我,不懂规则、也不认识场上队员,只会在对方发球的时候默念“出界出界”,在中国队扣死球的时候激动地在家里疯狂跺脚、大喊大叫,弄得爸妈经常很无奈地说“楼下邻居要来砸门了”。
2016年夏天,我在美国读研究生时,“强迫”我的两位马来西亚室友陪我一起观看了里约奥运会女排1/4决赛。室友们对排球毫无了解,但却被我感染。决胜局中国女排和巴西女排一度战到10平,我跑到洗手间不敢出来看,直到中国女排15比13赢下比赛,我才跑出来像小时候一样“欢呼雀跃”,仿佛赢了全世界。室友说当时我特别“可爱”,我很“得瑟”地跟她们说:“巴西女排是卫冕冠军怎么了?赢的不还是我们!”
现在我和我的室友们分别在加拿大、美国、马来西亚等地生活,中国女排折戟东京,她们还问我是不是很伤心。我说是的,但是这就是竞技体育不确定性的魅力所在。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我想,千千万万的女排球迷心中始终有“女排精神”的指引,因为这种精神不会时有时无,也不会只在高峰时闪现。(作者为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在读博士)(转自11月16日《中国体育报》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