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测尽测到全要素测试——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际测试赛10月5日开幕

  北京冬奥组委国际测试赛新闻发布会10月4日召开。在会上,北京冬奥组委场馆管理部部长姚辉发布了近期冬奥测试安排,自10月5日起至12月31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个赛区的8个竞赛场馆内将举办10项国际赛事、3个国际训练周和2项国内测试活动。
  具体安排为:自10月5日起,在国家速滑馆,举办速度滑冰中国公开赛;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雪车和钢架雪车国际训练周和计时赛;在首都体育馆分别举办亚洲花样滑冰公开赛和短道速滑世界杯;在国家游泳中心先后举办冰壶国内测试活动和轮椅冰壶世界锦标赛。
  自11月3日起,在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举办雪橇国际训练周和世界杯比赛;在五棵松体育中心和国家体育馆举办冰球国内测试活动;在云顶滑雪公园,举办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和自由式滑雪障碍追逐世界杯。
  自12月2日起,在古杨树场馆群,先后举办国际雪联跳台滑雪世界杯、北欧两项洲际杯和冬季两项国际训练周。
  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前组织一系列测试赛,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的要求和惯例。做好测试任务,是冬奥会筹办工作的重要一环,也将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如期、安全、顺利”的举办打下扎实基础。在前期工作中,北京冬奥组委陆续组织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专家完成了对场地考察认证。为保证国际测试赛安全顺利举办,姚辉介绍,冬奥组委逐一与各国际冬季单项体育联合会召开测试赛评估会。检验场馆设施、锻炼运行团队、积累办赛经验、磨合工作机制、落实属地保障、测试运行指挥是贯彻始终的测试目标。此前的测试活动提出“应测尽测、能测尽测”,本次测试活动则提出了开展全要素测试的要求,即按照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赛时运行标准,全面制定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全面检验赛时运行各项准备工作。这在场馆设施收尾、团队人员配备、机制磨合优化、重点业务工作4点上都有体现。
  姚辉表示与今年上半年雪上项目和冰上项目测试活动相比,本次测试赛安排及组织运行有4个新特点:一是赛事规格高、规模大。预计将有来自境外的约2000余名运动员、随队官员和国际技术官员、计时记分专业人员等陆续来华参加各项国际赛事和训练周。二是疫情防控压力大。将严格落实赛时疫情防控各项措施,逐赛事、逐场馆制定符合赛事要求和场馆运行特点的防疫方案,在办赛的各个环节从严从实从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测试工作两手抓。三是统筹协调更复杂。既要准确把握测试赛与冬奥赛事的统一与连贯,又要清晰认识测试赛与冬奥会的区别,把测试赛筹办完全纳入冬奥会筹办工作总体计划和节奏当中一体推进。同时在场馆临时设施、形象景观与标识等工作上特别注重衔接,不搞重复建设。四是社会关注度高。作为北京冬奥会前最后一次全面实战检验,本次测试赛备受社会关注,海内外影响力将远远大于今年上半年的国内测试活动。按照计划,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计划将对重点赛事进行全国电视转播,并向国外提供部分电视信号。
  疫情防控工作是筹办测试赛的重中之重。目前,各竞赛场馆闭环管理防疫方案已通过国家级防疫专家和组委会多轮审议,对可能出现的风险点都做了全面分析,制定相应预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