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田径正在走出低谷
● 多少个项目获得入场券?
● 名将们现在状况如何?
在以往的奥运会中,女子中长跑、女子竞走是中国的夺牌项目,男子跨栏、女子链球也是重点项目。除此之外,还有女子撑竿跳、男子铁饼等项目也值得人们关注。其实我们有一批项目都在提高,至少超过10个项目以上,若干个项目只要表现好就可以进前八。
女子撑竿跳高有高淑英。男子十项全能有齐海峰,大家都说他是田径场上的铁人,去年是8286分,应该说是很高的,现在练的情况很好。如果在奥运会再进前八也是我们历史性的突破。女子铁饼我们有好几个运动员,河北宋爱民,具备65米的实力,65米的水平前八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跳远选手像顾俊杰,田径教练田兆中和他自己的教练都认为他具备过16米、17米的实力。跳远选手还有黄乐、关英楠等等,现在的训练情况也非常好。
奥运项目分A标和B标,达到A标可以一个项目参加三个运动员,达到B标一个项目只能派一个人。初步统计中国达到A标的运动员有16个项目,60多个运动员,但是这里面主要是竞走运动员。我们从去年没有一个运动员达到世界前50名排名,到现在30名运动员达到奥运会A标,具备参赛资格,这也是为什么说去年竞走进步很大。我们竞走队要从30名运动员中选9名难度太大,因为太多不好选。B标也有90多个运动员,最后参加奥运会,主要是因为奥运会参赛完成国家任务,去拿成绩,如果没有希望进前八的,除非是具有很好的培养前途的运动员,原则上不派,这也为国家省钱。
● 雅典奥运的目标是什么?
● 刘翔实现突破吗?
|雅典奥运会的目标,我想是三个层次,第一我们要全力以赴去争夺金牌,但是目前来讲,对中国田径来讲争夺金牌的难度比较大,,到目前为止最接近金牌实力的是女子中长跑运动员,5000米离2003年世界最好的成绩还差17秒,就是100米左右;1万米的成绩,在2003年世锦赛是第三名,和第一名差3秒多;女子马拉松实力差距更大,与英国的拉德克里夫的世界纪录还差4分多钟,这个项目难度就更大一点。中国田径队还没有一个运动员具备绝对的实力可以拿金牌,但是我们要努力通过一年的努力去争取,能够去夺,这是一个层次的目标。
第二层次的项目要争取拿到奖牌,一个是女子中长跑孙英杰应该具备拿奖牌的实力;第二就是女子竞走,这是一个传统项目,2003年世锦赛表现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是整体实力上升,我们希望能够进入前八名,拿名次,拿奖牌;第三就是刘翔,刘翔很具备这样的实力和能力,奥运会夺牌意义比世锦赛大得多;第四就是女子链球。
第三层次的项目要争取5至7个项目进入前八,整体实力要有提高,看到2004年奥运会有希望,应该有一批人能够进入到名次,他们才能够继续攀登这样的希望。
● 国家队是举国体制吗?
● 没有国家队的项目怎么办?
国家队与举国体制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为什么当时组建国家队, 我们当时提出这样一个看法,就是像田径这个项目,需要高度集中。因为在国家这个力量是最大的,因为不光是一个教练员、一个运动员的问题,还有管理上、科研的保障上,还有对运动员的教育、包括反兴奋剂工作,以及各种物质条件的保障上。国家队的力量都是最大的,最强的,没有任何一个省份具备比国家力量更大的能力,尤其是组建这么大一个队伍。
现在我们采取的政策叫做集中和分散相结合,就是国家队组建不到20个项目,那么田径46个项目其他26个项目怎么办,我们要依靠在各个省市发挥各个省市的力量,地方的力量。现在我们跟各个省市的关系也非常协调,大家都有这样一个意识,打不了奥运会,也打不了全运会。不管你在省里面的领导目标是全运会也好,是奥运会也好,他应该明确打不了奥运会打不了全运会。举个例子,如刘翔是奥运会选手,如果赢不了他,在全运会也拿不到金牌,其实利益是一样的。随着国家队的组建,在国家队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全国第一,全国金牌,也可以说是全运会金牌,他们既是完成奥运会任务,同时国内是第一名,各个省市必须要赢他。有一些省市,因为为了要让运动员在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让他去国家队或者不去国家队有矛盾出现。省市领导和省市教练员考虑这个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两年过来大家看到国家队组建对本省运动员的提升,包括培养高水平的教练员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省市积极把它的运动员往国家队送,我觉得已经出现非常可喜的现象。
● 中国田径怎样反兴奋剂?
● 怎样看待科学和经验?
田径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项目,也不是一个短时间里面就能够取得重大突破的项目,一定要长期持续多年的训练。因此在这个长期多年的训练里面,就一定要有流水线作业的思考,从它的初级训练、中级训练到高级训练,应该是循序渐进、尊重客观规律的。
田径训练项目基本上是生物学改造和适应。人练以后,心肺功能、结构会发生变化,不依靠仪器设备,我们有的时候是很难判断你在训练过程当中究竟发生什么变化,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所以一定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手段。我们俗话说人强不如物强,我看在田径项目里面还是符合这个道理的。但是这绝不否定教练员的经验,训练的艺术,以及训练的感觉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尤其是教练员充分依靠科学技术手段,就能够使田径如虎添翼。
兴奋剂的使用对田径是一个最大的敌人,如果兴奋剂泛滥的话,那么整个田径场上就不会有公平。不仅没有公平,对运动员身体也有极大的伤害。80年代末、90年代我们国家出了一些兴奋剂的问题,国际也排斥我们,但最近美国也炒得沸沸扬扬,比我们当时还严重。中国发现这个问题就采取果断的措施,态度非常明确。我们现在寄予的希望就是通过扎扎实实的训练,艰苦的训练,包括我们用正常的膳食和正常符合规定的补给来提高我们的成绩。说穿了就是靠真本事拿成绩,绝不在这方面投机取巧,也不允许任何运动员和教练员在这方面投机取巧。
● 刘翔是偶然还是必然?
● 中国选手心理素质差?
像刘翔这样的运动员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教练员多年训练的必然结果。在奥运会上,刘翔争金牌不是不可能的,但是实事求是地说,也只是期望能够达到。但他今后可以具备这个实力,他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运动员,包括教练员也是非常优秀的。教练员对训练把握非常好,这是一个天才运动员。因此我相信在今后几年里面,在国际最高的领奖台上一定会有他的身影。客观来讲,按照这两年表现出来的实力,他大概能够排在世界第六名,准确说是第三、第四名,2004年奥运会争取奖牌是中心给他的一个任务。当然,如果有更好的发挥,我也高兴,大家都会高兴。
刘翔的出现给我们很大的启示。我们认为短跑是欧洲人的强项,刘翔的出现使我们认识到亚洲运动员、中国运动员不是在这个项目上无所作为。现在跨栏项目已经给出特殊政策,集训不光是刘翔、史东鹏,而是还有优秀的运动员。现在已经有一批人了,都在练跨栏;同时在跨栏之外女子短跑也在抓,但是女子短跑纯粹单项还有一定的难度,我们还在抓接力4×100、4×400米不是没有可能。我们选择一些容易突破的项目,要选择重点,不是盲目地铺开,但是只要在项目上发现优秀运动员,我们就要去抓,扎扎实实去抓,很多项目至少比现在要上一个层次。
有人讲是不是中国运动员的心理素质要比外国选手差?我认为心理是一个方面,但是归根到底是训练水平,就是具不具备这个实力。所谓艺高人胆大,不是胆大人艺高,所以刘翔国际大赛发挥这么好的水平首先是训练这么好的程度,有的项目过去在国际比赛能够出来也是这么一个规律。你的训练水平没有到那个程度,心理因素再强也没有用,但是到了一定水平以后,进一步加强心理训练,对运动员表现出成绩是有好处的,用于以我们现在还是把训练放在第一位。
● 如何避免昙花一现?
● 2008我们如何应对?
过去有一种现象,就是运动员在青年比赛上能有好成绩,但参加成年比赛就出不了成绩。这里面看了确实有假年龄的问题,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更重要,就是有拔苗助长现象、训练的早期专业化。我们专项化过早,有时候出成绩很早昙花一现,这个现象也是存在的。所以对后备队伍的培养,一个方面我们对基层的体校里面我们制定田径训练大纲,要求体校教练员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训练,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我们对他们的支持力度,包括参赛就要有一定的限制。所以要打好基础,不要拔苗助长,突击专项训练,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我们考虑2008年、甚至2008年以后的事情,我们出台一个“精英”政策。也就是梯队的结构问题。“精英”计划,就是要在2008年这一个期间,我们在全国选出2008名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然后在2008名优秀运动员里面逃出208名高水平的后备,这208名有可能参加2008年奥运会。这是从战略上来考虑了。我们主要的任务就是完成近期任务和远期任务相结合,结合不好最后就容易产生断层。而且田径要缓和过来就很难1
● 竞走为什么我们总挨罚?
● 竞走会退出奥运会吗?
去年世锦赛,女子竞走受到国际判罚,这是最遗憾的事情,在国内也是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实事求是地讲,竞走去年一年提高的幅度还是很明显的。因为2000年以后,最优秀的几个具有拿金牌实力的运动员都退役了,2003年1月15日我们竞走集训队组建的时候也可以说在2002年一年里面,没有一个中国运动员能够排进世界前50名,这批年轻运动员在训练能力、训练年限、包括技术成熟程度,的确存在一定的问题。2003年世界锦标赛大家确实感觉到很遗憾,我们也很内疚。但是经过反思,我们觉得对竞走这样项目,我们有信心让它重整旗鼓,现在国家队也好,地方队也好,都在鼓足信心。我们的目标2008年竞走必须拿金牌,没有任何退路。奥运会一定不会出现去年的情况,一定有所进步,但是夺金还是有难度。
竞走项目因为客观目标不明显,因此主观因素很大。奥运会一度要取消竞走项目,2003年这样的结局,在国内的学者和教练员中间也引起反响。结论就是在基本符合规则的情况下,应该有点多样化,也不能说技术是非常教条的,非常狭义的,非常绝对的某一种技术就好。不同的技术风格有利于竞走项目的发展、竞走的普及,不然会把这个项目扼杀掉、否定掉。一定要按照项目的发展,包括对竞走项目的理解上面也应该有一个客观的、比较实事求是的判断,不能惟一的,这样我觉得对这个项目发展不利。
● 中国田径何时走出低谷?
● 田径能走向市场吗?
中国田径要慢慢走出低谷,或者是正在走出低谷。客观地讲,田径这么一个大项,46个项目,我们不可能全面开花。作为亚洲人的确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要超过欧美有的项目难度是非常大的,比如说百米就难,不管是难或者是容易都要进前八,但是要夺牌就非常困难,所以有一些重点项目要争金夺牌。第一要有这样的定位,要有吃大苦、耐大劳的项目,竞走的项目,中国人有这样的优良品质,通过训练以后有信心超过欧美选手。这个项目对人体先天要求略低一点只要有意志和品质可以练出来,这是第一类;第二类项目就是对体能和技能要求都很高的项目,比如说跨栏运动员跑百米,第一名阿兰•约翰逊,美国还有一个罗斯10秒12,刘翔是10秒40至45,已比从前有一点提高,但是百米就是一个场子,前八名选手有相当大的差距。但是加了这么一个栏架,加上技术,我们的运动员身体灵巧的优势就能发挥出来,我们就有希望。所以像女子撑竿跳等项目还是有可能的,不纯粹依靠原始体能的也有一定的可能。因此我们有信心在很多项目上进入前八,从运动成绩应该是这样。只要有金牌运动员、奖牌运动员、优秀运动员,老百姓、小孩也喜欢了,姚明很多人就都喜欢,如果中国田径多几个姚明,普及的程度、小孩喜欢程度就高了,优秀的田径运动员也就会越来越多。另外有了明星以后,企业也喜欢赞助包装他,我们田径的产业化也能开展起来了。所以提高抓紧运动训练水平,提高上去这是一个关键,把整个田径运动提升起来,从普及产业,方方面面都可以做起来。我想到2008年奥运会,我们就能真正实现我们的目标,中国田径要逐步打翻身仗,这是一个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