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历史上最大的队伍去雅典-水上项目

    ●水上中心都管什么项目?
水上运动从广义上来讲,应该包括所有在水中所进行的体育运动。国家体育总局为了便于实施分类管理,把广义范围的水上运动分成两大块,一块就是不使用器材的,只靠运动员自身能力来进行比赛。比如说游泳、跳水、花样游泳等,管理这些项目的是游泳管理中心,专门用于不用器材的水上运动。把所有其他用器材的水上运动划归水上运动管理中心。这个狭义的水上运动包括帆船、帆板、赛艇、皮划艇,还包括蹼泳,蹼泳更接近于游泳,但是它需要戴脚蹼,这样它就归到水上运动中心了,包括潜水也是。

●获得过奥运会金牌吗?
中国四十年代在上海就曾经有过赛艇,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水上运动是在改革开放的初期,中国按照奥林匹克的规定开始恢复了赛艇和皮划艇的运动。中国的水上项目是由军事体育起步,逐渐过渡到奥林匹克的各个项目。如果说整体的水上运动水平,中国的发展水平在亚洲还是领先的。标志就是连续几届亚运会,我们都是水上项目的金牌大户,金牌多数是被我们中国人夺到了。但是和世界水平相比,作为一个水上人,我也是感觉到非常遗憾,到目前为止,中国在41个小项目当中,还没有一个项目夺得过奥运会的金牌。1988年汉城奥运会的时候,中国赛艇女子夺得了银牌,还有女子八人艇的铜牌,在1992年和1996年都曾经获得了奖牌,与金牌都是擦肩而过。2000年由于特殊原因,皮艇出现了问题,最后没有好的名次,只有第八。皮划艇在1996年奥运会取得了第四,世锦赛夺得过亚军。赛艇倒拿过世锦赛冠军。帆板的水平略好一些,中国帆板应该说起步也比较早,特别是女子帆板,和国际上可以说是同时起步。在1992年的时候,张小冬就夺得了银牌。后来辽宁的李科,1996年第四,广州的张楚君,2000年第七。而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香港的李丽珊,还拿过金牌,我们现在提出来,要向她学习,分析她成功的经验,到底我们跟她差距在哪儿,要进一步赶上去。

●应该向李丽珊学什么?
李丽珊的成功,除了自己个人刻苦、投入之外,我想还有几个优势:第一,训练动力问题,训练动机坚定,热爱这个项目。第二,语言上有优势,在香港她的英语是很好的,可以做到与世界上其他国家运动员很自如地交流。第三,香港开展的几个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得到了香港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使她基本上能够在每年训练的时候,按照她的需要来安排。但是更主要的还是她自身的努力。我想中国运动员应该向她学习,再有一个她比较好的地方,就是文化的综合实力要好一些。因为她接受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我们的队员应该说比较早的从事专业以后,在文化的认知能力上看,略有不足。这个方面是今后我们必须要解决的。

●帆板会在雅典再夺奖牌吗?
1992年张小冬获得了巴塞罗那奥运会的银牌,女子帆板这是第一次列入奥运会,所以整个世界女子帆板的发展水平还没有像今天这样普及、这样高。那么我们开展的又比较早,相对的有一定的优势。
2000年男子帆板的周元国能冲进奥运会第五,这说明只要我们训练的方向对头,方法得当的话,会再冲上去。这一次周元国和女子的殷剑,在雅典这次比赛的时候,他们现在憋足了劲,力争向奖牌发起冲击,我想会有所成绩。
   帆船帆板是智能型的项目,更主要的是自己的认知水平,这方面是最重要的,不像赛艇以体能为基础,要付出更艰苦的体能方面的训练。帆船应该说相对的还滞后一些,目前上海的欧洲级项目是不错的,是大踏步的前进,2001年以前,能排到世界上三十几位,2002年世界锦标赛夺得第九。这批孩子非常好,英语水平可以做到对外交流,有两三个队员可以用英语写训练日记。这些积累都预示了今后会有一个快速发展期。

●皮划艇创造了历史纪录?
这一次世锦赛上,皮划艇获得四个项目的雅典奥运会参赛资格,是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过去从来没有,尤其是男子项目上。有几个标准,一个是女子全部获得资格,这个过去没有。过去是有一个项目或者是两个项目,但是没有三个项目同时获得。第二,男子项目过去也没有在世锦赛的时候就获得资格。过去会在入选赛,或者亚洲的资格赛的时候再打,这次是在世锦赛上,而且全部都创造了中国的历史最好成绩,显示出了上升的整体势头。而且这个比赛当中,咱们的单划选手还曾经创造了2003年的世界最好成绩。这一切说明皮划艇的训练证明了上升,而且效果也比较明显,坚定了运动员在雅典奥运会争取更好成绩的信心。

●赛艇世锦赛成绩为何不好?
  世锦赛出发之前确定的是拿到五到六张奥运会入场券,实际上只拿到了两张。这个应该说是出乎预料,但同时也在情理之中。主要就是我们后来六到八周的训练,出现了明显的失误。这种明显的失误,教练员回来认真总结提出了十条,有几条是非常中肯,非常关键的。一个从主观上说,我们对整个训练过程的控制有欠缺,对这个项目赛前特征把握上有问题。比如说赛前没有坚持持续进行力量训练,没有坚持用测功仪作为体能上的一种把握,也没有合理地利用比赛段落来进行专项能力的培养。客观上,去年在千岛湖碰上了多年不遇的持续高温,连续四十多天,温度有四十多度左右。特殊的是去年缺电,一缺电之后,注定每天停电。这一停电没法休息,运动员如果休息不好的话,全都乱了。再加上自己主观安排上出现的问题,客观上天气出现的问题,最后造成了队伍拉出去了以后,在比利时,最后一次测验,这个测验表现出高水平,有几条艇按照测验的成绩来看,是历史新高。但是比利时以后,整个队伍不在状态。两个资格是怎么获得的?一个是张秀云,她去年没有随队一起训练。另一个是女子的双人单桨,有一个人因病没有跟着队伍训练,因祸得福。
打败仗不要紧,怕的是稀里糊涂。如果能准确找到打败仗的原因的话,反而是重新进入的起点。

●将以什么样的阵容出征奥运会?
作为我们来讲,水上项目奥运会还没有拿过金牌,总局也明确把我们列为119工程当中的一部分,三个基础大项当中的一部分。我们面对的是奥运会的41枚金牌,我们的任务是尽快使中国水上项目加快发展速度,在雅典奥运会争取有一个让国人满意的成绩,我们现在在努力做,力争做好。今年会有十几个项目获得资格,我们将组成历史上最大的队伍。总局今年还没有明确做出决定,凡是获得资格的都参加,所以我想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个队伍了,二十多个项目吧,人数会最多。

●奥运会还会再出现失误吗?
世锦赛后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一个是进一步充实了教练力量,重新明确了分工,目的是进一步使训练更具针对性,使训练更具可监控性。一个就是请周琦年同志,原来的总教练,作为教练组长负责女子单桨,重点抓好女子八人艇。另外请了湖北的高洪银,上一届奥运会国家队的总教练,负责女子双桨组,这当中,应该说一个是请张秀云归队,和国家队成一体,组成一个完整的双桨组,同时把中国的女子轻量级组抓好。然后每个人配上各自的助理教练,各负其责,各管一条线,各管一到两条重点艇,全力以赴打好最后这一段时间的备战。据我现在掌握的情况,目前的训练状况良好,我想,今年不会再犯2003年那种错误,他们会牢牢记住去年的教训。比如说这一次教练组除了正常训练思路调整以外,其中他们常讲的一句话就是,能力上的训练,必须一直持续到赛前,这个我想就是吸收了2003年的教训。思路非常清楚,一直到赛前也要坚持力量训练,只不过比重不同罢了。另外今年的冬训踏踏实实抓基础,目前全队应该说超过半数的人,都已经超过自己历史的最高水平。
他们最大的梦想,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要向金牌发起冲击,实现这个目标。当然难度应该说是很大,而且体育比赛就是你拿到金牌之前,你说得再多也不合适,现在你很难听到他们公开说,我一定拿奥运会金牌,但是他们自己是心里坚定这个目标,就是奥运会我想冲着金牌去,他们会全力以赴做。从目前所做的努力来看,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回报。我透露一些目前他们的训练指标,比如说一个年轻选手,江西的金紫薇,500米平均成绩已经划到1分40秒以内了,这绝对是世界一流的水平。如果成为一个群体的话,离女子八人单桨艇夺牌还会远吗?当然最后这一段的把握也很关键,不能再出现去年这种失误。
水上项目有一个特殊性,这些队伍一般训练的地点都是远离城市,而且也远离人群。虽然好像在风景区,其实原来都是湖,荒无人烟。由于这种客观环境,养成了这些水上队伍非常朴实,非常敬业,非常能吃苦。但是确实缺少和其他项目之间的交流。缺少了交流之后,等于是自己一个“脑袋”。我们想怎么把别的项目好的“脑袋”都集中在一起,会诊。从实践上看,也从过去请去讲课,到后来请去指导训练,请去带领训练。我举一个例子说,从去年进入冬训以后,我们意识到赛艇和皮划艇要想夺得金牌的话,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基础能力的提高,是必须要狠抓不放的,而且要采取有效的手段,要构成有效训练,有效地解决力量能力的问题。为此我们请到了中国第一代举重运动员万德光,他是北京体育大学的教授,研究了一辈子力量。他解决力量是肯定有办法的。正式聘请他到队里来负责力量训练,由他制定力量训练计划,指导力量训练的过程。经常性的测验,或者是搞一些小的测评,很有效地解决了力量、能力问题,我们也进一步感觉到,这种力量还需要转化,也就是说,力量绝对指标有了以后,要把这种力量变成可用力量,我们用的一个词是自主性力量。怎么转化?我们想到运动员的协调性和柔韧性不够,我们专门把原国家田径队的教练,四百米栏的教练请去,专门负责解决这个问题。他下一步还有一个任务,解决整个比赛节奏问题、训练的节奏问题。后来我们又请了浙江队的七项全能的外籍教练,请他到队里去讲训练。他们的到来丰富了中方教练的思维,拓展了视野,确实使我们感觉到了,我们按照原路子走,应该说有好的需要坚持,但是更主要的,发现一些问题,怎么样改进,改进了,前进速度就快了,就可能会更快的接近世界水平。我想通过这些各个项目的高水平专家们的介入,加上我们自己本身有一个高学历、渴望成功的教练群,走向科学训练,实现科学训练,这才有可能。我想这个做法也是我们皮划艇进步比较快的原因之一,也尝到了甜头,打算今后还要这么走下去。

●请了多少外教?
目前不光是赛艇队请外国教练了,皮划艇也请外方教练,干得相当不错。特别是加拿大的教练马克,现在正在全力打造一支奇兵―――男子划艇,如果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话,可能是中国男子体能项目的第一个。他现在的训练效果也不错。
说到赛艇和国际合作的问题,去年我们是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选择了国际赛联的下属公司,叫AB公司,实际上是国际赛联发展委员会主任搞的一个顾问公司。由于当时聘请一流的赛艇教练已经不现实,已经是2002年了,真正高水平的应该是早都签约了,不可能辞去以后来中国服务。于是就请这个公司,由它出面组织几个世界一流的教练来帮助中国,他们本身也都有工作,只能是不定期的到中方来实地指导,更多的是一种远距离的指挥。训练计划由他们制定,日常检测由中方执行之后,将结果反馈给他们,他们再给提出具体意见。
最后从实际合作的效果来看,从进入冬训到世界杯赛的期间,这一段合作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使我们队的整体对负荷的承受能力明显爬了一个台阶。标志是曾经按照外方计划,连续八、九天搞持续大运动量的训练,甚至达到280公里,这么远的划行距离,运动员坚持下来了,而且没有伤病。整体能力都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当然这个过程当中,已经开始发现问题了。由于是由外方提供计划,中方来执行,训练必然需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做出必要的调整。这当中就出现了一种沟通上的不足。外方认为,你们修改我的计划,没按照我的计划执行。中方认为,我不可能完全按照你的计划来做。而且每次我们的计划改动了以后,通知了外方,但是并没有及时得到反馈。逐渐有了沟通上的不足了,有问题了。后来进入到六月份以后,外方已经通过某种渠道提出来了,希望终止这个合作。用他们的话讲,中方教练是一批渴望成功的人。这种合作是有意义的,但是确实有些环节上需要调整,需要沟通。后期由于各自的任务多起来了,沟通的更少。所以我们在接到6月份的信息之后,也下定决心,按照外方提供的计划,坚定地走下去,打完世界锦标赛后终止合同,我们另外寻求新的工作方式。

●怎么让老百姓了解水上运动?
中国的水上运动,老百姓对此了解的确实不多。作为中心来讲,也会把这个工作当做今后很重要的一方面的工作。让大众更了解它,更熟知它,大众感觉到这是我可以参与的。目前做的,也都是组织一些非奥运会形式的比赛。比如说我们去年年底在绍兴环城河,配合景点建设,搞了一个皮划艇的马拉松。正启航的时候,绍兴的老百姓说这个船怎么这么快。我想他第一次看到了感觉很惊奇,等到他有机会尝试的时候,就体会到乐趣,就会参与进来了。像赛艇,我们已经推出四届清华北大的两校对抗赛,推出了世界名校赛艇比赛。我想推出赛事的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去看它。首先你得看,知道怎么回事。在这个过程当中,他感觉能参与,又进了一步,在能参与的情况下,这个项目就会进一步普及。所以我们想,一方面继续抓好奥运队伍,另外一方面组织合适的人力改造奥运项目,让它更贴近大众,大众有了兴趣,项目就发展了。有一些其他的海洋项目,我想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会很快的推广。
去年搞环海南岛的大帆船比赛,我们战胜了两条香港的船只,两条大帆船,船上有一个水手是有名的企业家王石,这都是在组织,在做这些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怎么使我们的项目贴近老百姓,贴近大众,变成大众能够参与的,能够喜欢的,我相信水上运动才真正能够普及和推广开来,我们将会努力做。
上海的苏州河上,已经在两年前开始出现了大学赛艇队的身影,交大和复旦已经开始搞比赛了。但是毕竟比赛的次数太少,比赛队伍也少。我想,今后我们的这些专业队伍也会配合上海体育局一起来做这些事情。比如我们想,在上海要进一步推广大学生的赛艇活动,能够让大学生,比如说能够开设赛艇的选修课,让大家去参与嘛。让更多的学校组建这种队伍,在苏州河当中,真正能够搞起赛艇比赛来。如果说上海的大学需要我们专业队伍配合,专业队伍烘托的话,只要是非奥运会年,我们就可以做。
不只是赛艇,包括皮划艇都可以搞。今年我们水上中心正在努力筹划,争取今年8月份在上海黄浦江搞一个F1摩托艇的比赛。上海市政府已经同意,比赛的时候,黄浦江封航3小时,我想将给上海市民提供一个很刺激的高水平的比赛。包括其他的像滑水,我们很愿意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参与水上项目的机会。应该说,水上项目的发展,还在于大众参与,大众参与多了,关注度提高了,我相信企业也关注了,企业也会支持,就形成了一个良性的运作方式,这应该是我们努力追求的。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