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轮回开启 队伍蓄势整合――回顾2005中国排球四大关键词

对于中国排球来说,没有三大赛事的2005年过得相对有些平淡,然而2005年却是中国排球一个新征程:中国排球开始为了三年后的北京奥运会积蓄着力量;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成为中国女排一支无法小视的对手;邸安和离开为之奋斗了五年的中国男排,带着没有让中国男排重新登上亚洲巅峰的遗憾……回忆不是为了忘却,回顾2005年的中国排球,希望它能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一往无前走得更好,直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给我们带来新的光辉和荣耀。

关键词一 调整
    2005年是新一届奥运周期的开始。在中国排球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整体计划中,2005年的基调就是调整,其中包括国家队的人员组成,技战术的成型等各个方面。
    新一届中国女排冬训之初,队内仅有6名老队员参加了雅典奥运会,更多的新面孔,如来自浙江队的罗瑜、天津队的殷娜等年仅16、7岁的小将都出现在了国家队集训的大名单中。通过一年的各项重大比赛的考察检验,队伍又做了调整,一些年轻队员离队,一些老将如宋妮娜等又重返国家队。
    中国男排的情况则有所不同。随着训练和比赛任务的不断深入,胡松、陈方、崔晓栋、施海荣被更年轻的方颖超、谢文昊、张晨等人取代。虽然完成2005年的比赛任务和阶段性目标的中国男排仍然暴露出队员心理不稳定等不足,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在一些重要位置上中国男排仍然选拔出有潜力和发展前途,适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年轻队员。基本完成新老交替,也应该算是中国男排在调整年中的一大收获。
    调整不仅仅包括运动员。岁末年终,邸安和教练由于个人原因离开了为之奋斗了五年的中国男排。以周建安、谢国臣组成的新一届更年轻的中国男排教练班子将在未来的三年时间里为中国男排带来新的希望。

关键词二 十运会
    十运会是各省市和地方全面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大练兵。然而对于天津女排和上海男排来说,十运会更是一个证明他们是目前中国排坛真正霸主的最好机会。
    在步步高全国联赛中同样获得三连冠的天津女排和上海男排恰恰是从九运会之后开始崛起。虽然已经在联赛中称霸全国,然而两队也都意识到,夺取十运会的冠军不仅能够使他们真正加冕王者桂冠,而且是他们近年来夺取全运会冠军的最好时机。虽然一路走来有些磕磕碰碰,然而最终天津女排和上海男排仍然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而在沙排比赛中却不乏冷门。在八一女沙组合田佳/王菲卫冕沙排冠军之后,来自辽宁的高方田/韩胜威却在男沙决赛中笑到了最后。

关键词三 伤 病
    2005年的年终岁末,中国女排队员的伤病再度让人们牵挂起来。幸而在经过手术和治疗之后,几名伤员的情况都相当不错,也让关心女排的球迷悬着的一颗心放了下来。
    经过一年高密度和高强度训练、比赛之后女排国手出现较大面积伤病是可以理解的。而国家队在队员出现伤病之后果断安排治疗也体现了一种对运动员负责的人文关怀。而北京、辽宁、天津和八一等地方队和俱乐部为了配合国手治疗和养伤,让这些位国家队队员暂时告别正如火如荼进行中的步步高联赛,再度为国家做出牺牲的举动也让人尊敬。

关键词四 和平大战
    由于郎平在2005年初正式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与陈忠和的中国女排在2005年也有了号称“和平大战”的激情对决。
    虽然两次较量,中国女排与美国女排各以3比0的总比分取得一场胜利,从表面上看起来是打了个平手。然而6月末还十分羸弱的美国女排在郎平的调教下,11月就在大冠军杯赛上完胜中国女排,进步之快,面目之“狰狞”不仅让人们对郎平的执教能力刮目相看,同时也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美国女排将会成为中国女排北京奥运会上争取金牌的最大对手之一。中国女排的2008之路将更加任重而道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