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数乒联赛制改革:从拍到球 国乒地位仍难撼动
2008年2月 “海外兵团”限令通过
2008年2月底,国际乒联董事会会议上,限制“海外兵团”的提案以46票赞成、2票反对而获得通过。提案规定21周岁以上更改国籍的运动员,将不能参加世界大赛;15—18岁需在新协会注册满3年,18—21周岁需注册满5年,方可获得参加世界杯、世锦赛的资格。
对于“海外兵团”这一现象,国际乒联一直对此表示很无奈。因为“海外乒团”的逐年壮大已经严重影响了乒乓球这项运动在全世界的推广。像去年的女子世界杯,16名选手中,13个是中国面孔。国际乒联认为:如果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多,无疑是对国际乒坛平衡和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阻碍。因此,才想到通过限制年龄来削弱中国“海外乒团”的势力。
2008年9月 实行“禁胶令”
这次“禁胶令”的实行,抛开商业利益等因素不提,对比赛场面和运动员的影响是无可厚非的,作为世界上整体实力最强的中国更是首当其冲。无机胶水不同于队员们现在使用的有机胶水,它是一种水溶液型的胶水,直接影响到球拍的弹性,使球拍的弹性减小,球速减慢。中国运动员很多是以速度和力量见长的,譬如马琳和王励勤,这样就导致他们受这一变化的冲击最大。因为换成无机胶水后,胶皮的弹性会减弱40%,球速肯定也会降下来。而同样的变化对于欧洲和日本选手造成的冲击则相对较小,首先他们自身力量较好,不会过分依赖于胶皮的弹性,其次,欧洲球员中远台相持能力较强,他们更喜欢将比赛拖入相持阶段,例如德国的波尔,良好的上肢力量以及出色的中远台对拉能力,使得这一变化对他带来的影响十分有限。对于削球手来说,更是没有什么影响。
每一次的改革都给中国人造成困难,但每一次的改革又都会被中国人适应。我们相信:强大的国乒会付出更大的努力,积极研究对策,争取继续保持我们的优势。